教育随笔(一)
“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相信所有的班主任都有同感。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它应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瑕的心灵,应对的是几十个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接手这个班级已经半年多了,从刚开始的慌乱但现在稍微能冷静地处理一些班级的事务,从中我也成长了不少。但是班主任的道路还很长,很多需要我去学习与反思。
感悟一:多加赞美。之前我很少去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就应做的,没表扬的必要。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我发现在学生做错时,一次提醒有用,次数多了也就免疫了,后期毫无改变。我们班小张就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上课不听讲,作业非常拖拉,时不时还要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经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我的反复提醒一点不起效果,也让我对他很没有耐心。但是就那一次数学课,他竟然举手起来回答问题了,我很欣喜,表扬了他的积极发言。惊奇地发现那节课他的听讲非常认真,作业也比平时快多了。由此,我明白,再怎样着,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只有十岁,认可和赞美他们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状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小何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她自己。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每桌总有那么几个不自觉的孩子,垃圾乱扔,自己的碗筷不排好。小何同学每次都帮他们一桌默默地把碗筷排好,留下个整齐的桌面。我被这一幕感动了,晨会课上在班级表扬了她。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个性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
感悟二:换位思考。孩子犯错是很平常的事情,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错误。当孩子犯错后,换一个角度看孩子,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犯错往往喜欢逃避职责,这样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一个不敢应对自己错误的人,无法承担重任,也无法应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班上孩子,在以前,犯错是不敢主动承认的,原因很简单,怕老师责骂。之后,有同学犯错了,我没有直接骂,而是讲出他犯这个错误的后果,引导他们。此刻渐渐有人,发展到,只要自己犯错,都会主动和老师说。这些是我比较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