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时候问了我一个有趣的问题,大米是不是长在树上的?因为回到老家时,老屋门前的一棵桂花树开出了黄灿灿的花,米粒儿大小,无数个蜜蜂在树上飞来飞去……他即刻对这就感起了兴趣。
我故意问他,干吗要长在树上呢?
他指着那桂花树说,你看这棵桂花树上,结了多少桂花啊!它要是不长在树上,我们哪儿有那么多的大米来吃啊?
面对憨态可掬的儿子,我在心里一方面为他的幼稚好笑,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他那想问题的小脑袋感到高兴。也许他的思路没错,我们人人吃的白米饭,如果没有一个很大的地方来盛产,终究是要断炊的。
好笑归好笑,好笑之后我又陷入了沉思。“大米是从树上长出来的”这想法,让我感到了丝丝悲悯。但我心里又生出了另外一种声音:“幸亏他没问我,大米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很快我又从这声音中获得了小小的安慰。
正如先有秧栽下田、最后才有谷可打的理论一样,儿子一直生活在高楼大厦的城市,没有五光十色的农村生活根基,他哪来眼见为实的体验?于是,我和妻子就觉得光靠我们给他直观的脑补是不够的,得专门安排时间,到我们从小生活的乡下,让他走一走、看一看。可问题是,繁重的学习,已经让他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休闲了。即便有意识地回一趟老家,栽秧打谷的全部流程,他也不可能跟踪着一一看完。思来想去,我决定先给他讲讲再说,讲总比不讲好。倘若有机会时,再回去一探个究竟,心中便有个大致的轮廓了。
※ ※
好在我的出生地就是农村,乡下生活的深切体验也有十多年了,我的讲解才不至于空洞干瘪。
当然,他听得是出奇的仔细。那神态,仿佛已经回到了我当年务农的生产队……
一提起乡下的那些农活儿,我至今也没敢忘记。因为那是我曾经自以为是的立足之本,要是将来走不出祖辈生活的大山,我定会在那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直至终老死去。
所以很小的我,就在为积攒将来生存的资本而布局和努力了。
栽秧打谷的每一步流程,之所以随时能在我脑海里清晰再现,那完全是因为贫穷岁月里,谁都想吃上白花花米饭的缘故的。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的劲头尚在加快。当然也包括严冬里,仍不忘健壮生长的麦苗与油菜苗,它们一直在以生命的青绿苦熬年寒。当温暖的阳光融化冰雪后,又不忘投桃报李人间一片金黄,以及丰收的籽粒。
割去麦桔与油菜梢的田畴,是空空荡荡的一片。小小年纪的我们,常常要去那里捡拾些掉落的麦穗。当时,我们家里养着一头耕地的牛,我还要扯些青草与麦头菜头喂牛,或倒在牛圈里烂粪。大人们则要等一场及时雨下,才肯收水耕地,使之成为栽秧的水田。
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是,每当大人们牵牛犁田时,数不尽的青蜓在头上低飞,而堰塘里涌出的流水,在远远的山上就发出了吼声。那淌水的阵杖,以及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劳动场面,真有点儿让人心潮澎湃。
为赶上时令的节奏,通常春节过后不久,油桐花开遍山上山下,生产队里有经验的老农,像水昌爷爷、家凯祖祖们,几乎每年都能如期而至地在存水田里忙乎____选中存水田的一角放水犁田,弄出一块极规则、极平坦、大约有二三亩的水面来育秧。那些年,还没有大量使用薄膜,谷种发芽到长出秧苗来,完全靠自然生长,因此动作要漫些,从胚胎形成到出秧,要一个多月呢。
不等秧苗长出二三十公分高来,另一边紧锣密鼓的工作也开始了,如按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将旱地注满水、深耕、平整,又如把所有存水田都深耕一遍,再用耙齿耙平……当然,紧急情况下,也有平田栽秧一块儿进行的。
就像人死入土为安一样,一切准备就绪的水田,就盼早日把秧苗栽下去了。全队总动员,男女老少中,有人在秧模田里扯秧、再捆成把,有人以桶担、背兜背的方式运秧,散投在水田的各个角落去,有人负责栽秧……
小的时候,我虽然在村里的学堂读着书,放学路过这热火朝天的工地时,忍不住好奇的观望。到我也能加入这浩荡队伍时,我背过秧、也投过秧在田里,还下田学着大人们的姿势,每幅五行地栽过秧……只不过必须要有绳子“引路”,我才能把每幅秧栽端栽直。
栽下的秧苗,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之后,田里的昏水才会返清。当青蛙来到秧田里放声歌唱时,那一定是它们受了夜晚的鼓动。
并不是秧栽下田后,就坐等收获了,还早着呢!如:等秧苗定了根、有了长势后,要手拄竹棒,利用双脚薅秧,从而除去刚长出来的杂草,再均匀地撒些少量的化肥___光有牛圈里腐烂的粪草作底肥还远远不够;又比如,在秧苗吐穗之前,要专门拔去早熟的稗子,但谷穗扬花时,人就不能去打扰了。风雨最好也别在这个时候,再去侵袭它了……
谷粒变成金黄时,人们必须以最快的方式收割,如果遇到冰雹和雷阵雨天气,它很可能就要被老天爷提前收走了。
打谷子的工具,有半桶打的,也有机器打的……我抱过把、搅动过机器、试着从陈水田里背过一百六七十斤的水谷子……
※ ※
儿子试图几次打断我的话题,急不可待地问他早就想问的问题了,几次都被我阻止。我也怕他把我的思路打断了,从而让我的回忆无法继续下去。
我的“介绍”终于完结了,他赶忙问了我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哪些旱地才能栽秧?先育秧,再栽秧,这不多此一举吗?秧苗一定要栽在水里吗,为什么一幅要栽五行?薅秧就薅秧,干吗还拄个竹棒?秧田里长出的稗子不能吃吗,非要拔去不可?……他的问题之多,让我无法一一作答。
我只能笼统地回答:在那个年代,都是这样干活的。也的确如此,当时的状况本来就是那样。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去看那时候的事,那肯定不行。我看他噘着小嘴,显然是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了。
那谷子又是怎样变成大米的呢?他仍用清澈见底的眼睛,直端端地望着我。
一开始,是用村里的石碾子碾米吃,碾米的人多还要排队,后来又在打米机上打,不过要背很远,也要排队。
沉思了一会儿后,儿子说了一句,没想到,吃个米饭,居然还这么麻烦。
那天以后,他好像有了些变化,如碗里不再有剩饭了;吃饭的时候,他要求我们不再背诵“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他说他知道了……
第一次写作文时,儿子告诉我说,想写关于大米饭的作文。我在心里想,是我的苦心孤谐派上用场了吧?不过,要想回答他的全部问题,看来还必须在栽秧打谷的季节,回到老家去眼见为实才有意义。
如果一次起不了作用,那就两次吧,总能办到的。
我已经下定了决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