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幸做了2022年龙川县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初赛(说课)的评委,感触很深,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很多。罗列如下与君共勉:
一、一定要研读看懂比赛方案和文件
本次小学语文说课比赛的内容都是口语交际,低年级段的是《我们交朋友》,中年级段的是《名字里的故事》,高年级段的是《父母之爱》。全县共有36人参赛,本来有38人的,有2个不知为何放弃了。36个参赛的老师中,有两个说的很好的离题的,太可惜了,没有按上级规定的内容参赛,说的再好也是不及格(上级要求这种情况按不及格处理),负责的刘主任打的比方一针见血:假如要你去深圳接人,你却去了上海。
我们七个评委都很纳闷怎么会有人说错内容?在第二个说离题的内容的老师说完后,我们的评委组长正要问她原因的时候,被刘主任制止了,他说“比赛后,评委不可以与参赛者讨论有关内容。”等那个老师出去后,刘主任才说:“本来人家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很自信,本来人家可以很开心地回去的,被你一问她为何说了离题的内容,人家会有多伤心啊,如果她在路上因为伤心而出了什么事的话谁负得起责任?”我们都佩服刘主任的细腻和周到!我似乎明白了做领导的做事为何经常让人不解了。原来他们的出发点跟我们不一样,他们考虑的更周到,更长远一些。
除了按方案或文件中规定的内容外,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比赛,最好按给出的评分标准去做去准备会比较保险。
二、一定要研读课标和教材内容。
在此次说课比赛中,我们发现有些参赛者连重难点都没有搞懂,都分不清,更不要说在课中提现出来或突破了。
如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中,“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掌握课标中关于高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还要注重每个学段关于口语交际的螺旋上升的连接,重视评价。
三、参赛者中的亮点。
亮点一:情景设计得好。
在36个参赛老师中,好多老师的教学设计都有亮点,并且让人佩服而难忘。
记得第一名获得者在说《父母之爱》的课时,有一个环节把我们几个评委都说哭了,太感人了!她在最后的环节里用了边视频播放动人的关于父母之爱的沙画边配着动听的音乐加自己动情的演诵结束,她自己哭了,我们也哭了。除了这个环节,她还设计了“王小雅妈妈的烦恼”,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做妈妈的不易。还有,她的当场微信视频连接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爱。创设情景和小组合作以及视听讲结合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学会感恩。既注重了学生的说还兼顾了学生的听。
第三名获得者(十号)的结尾跟第一名的获得者的结尾有相似,前者是父母和孩子平时生活视频配音乐加参赛者的动情朗诵,两个人都有微信视频连接。
又如,有个老师设计了班级即将组织开家长会,开展学生采访,如果你给你父母打分,你会打几分?为什么?没打满分的是不是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还有的老师,导入部分设计了“吐槽父母”的环节,让学生打开心扉,产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课堂中。
还有说离题了《身边的小事》的老师,她创设了电视台招募优秀小记者,小记者需要培训,培训的第一课就是“把事情说清楚”。说《请你帮个忙》的老师虽然也是离题了的,但她确实说的好,她设计了锦囊妙计把握过程的环节,一步一步引导小朋友获取三个锦囊。然后又让学生运用三个锦囊按照句式练习说话,并演一演说话。
在说《名字里的故事》这个内容时,还有个老师设计了小记者采访的环节,让别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名字里的故事。
有的老师星级评价表设计得也挺好,如“观点明确,材料恰当,尊重别人的观点,积极回应”这些内容能得几星(三星最多)。
亮点二:在作业布置上,分层作业设计得好。比如第三名的获得者,就采取了分层的做法,让学生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喜欢的作业来完成。读一个“爱的故事”,写一封家书,展“爱的印记”(爱心卡,合影等)。再如,还有个老师制作了亲情树,让学生把自己写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话贴到了亲情树上。还有的让学生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录制成视频发给父母。
亮点三:板书设计别具一格。
比如第三名获得者的板书,父母双手托着一个心,寓意非常好。还有一个老师的板书,盆上两朵向日葵花,一朵写着听的要求,一朵写着说的要求。
很多老师都能通过板书,呈现本节课的重难点。既美观醒目,又又寓意。
值得我学习的还有很多,怪自己当时没来得及记,现在有些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做评委很辛苦,一直坐在那里,中午都没时间休息,腰都坐痛了,但做评委收获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