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婴儿吐奶那些事

今天有个宝妈群里咨询小朋友吐奶,需要吃益生菌吗?


赵医生要首先和宝妈说,小宝贝出现任何问题,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是了解小朋友出现吐奶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去处理问题。

诊断是治疗有效的关键,诊断不准确,那治疗不仅无效,也可能加重小朋友的不适。

婴儿吐奶,有一部分是

一、生理现象的吐奶:

小婴儿胃部发育尚不成熟,胃部呈现出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比较松弛,胃容量较小,在给婴儿喂奶后立即仰抱,就会出现吐奶现象,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伴有其他任何不适表现,无须特殊干预。


二、喂养不当引起的吐奶:

如果家长一次喂奶量太多(多见于母乳加奶粉混合喂养的小孩),或者频繁喂奶(部分家长小孩一哭闹就喂奶),或者吃夜奶(超过2次),喂奶之后没有给小朋友拍背(把嗝拍出来),小婴儿本身胃肠道发育尚不成熟,胃肠道系统的消化能力较弱,这些不当的喂养方式,都会增加小朋友的消化负担,所以家长在喂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三、胃食管反流,感染,幽门痉挛,肥厚性幽门狭窄等引起的吐奶(需到医院就诊)

吐奶频繁,量大,体重不增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同时精神差,哭闹不安。


那么吐奶如何处理呢?

1、日常合理喂养

1)适量喂养,避免过量喂养。

2)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婴儿的呼吸更顺畅。

3)奶嘴开孔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引,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呛奶。

4)喂奶后,让婴儿竖直爬在大人肩上,轻拍婴儿背部,帮助其排出吞入胃中的空气。

5)婴儿躺下时,可将上半身略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位,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6)在喂奶后不要让婴儿过多的运动,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婴儿。

记住喂奶时根据小朋友喂养后的反应调整奶量。

观察反应的特点:

一看:精神状态。小朋友吃过奶后很开心,很满足,不哭也不闹。

二看:饮食。每次吃奶都吃的量差不多,没有吃饱了,你给他喂他也不吃。(知饿知饱)。(有部分小朋友你喂他就吃,这样很容易出现消化问题的)

三看:大小便。每天都有排便,黄软便。(有进有出才是最好的状态。)大小便就是营养吸收后留下的垃圾。垃圾在体内堆积过多,孩子就容易反复生病。

四看:腹部是否膨隆,天天鼓鼓的,胀胀的,小胳膊腿却瘦瘦的细细的。头发,面色发黄,缺乏色泽,就是小儿疳积的早期表现。是需要处理的。

那么出现吐奶如何处理:

1、轻微的吐奶,突发的吐奶,给小朋友空空胃(不喂奶或者少喂奶)就可以了,古人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2、日常保健:太极按摩。每天都可以做,每次15-20分钟。

3、简单的推拿处理(清胃,揉板门,补脾等)不能经常做啊?需要辩证处理。最好专门的有推拿经验的给小朋友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