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可以分为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其中,负面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与行动影响较大。本文这里讲的情绪主要是指负面情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对情绪过激反应的例子经常可见:
·有的人在深受打击后,突然情绪崩溃了,抱腿大哭;
·有的人脾气火爆,一点就燃,往往不顾场合不分对象地乱发脾气,弄得别人下不了台;
·有的人经常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遇到不开心的事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
以上这些容易对情绪过激反应的人,往往是无法较好掌控自己情绪的人。这些不由自控的情绪下意识反应,危害较大;不但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家庭生活;而且有时还不利于与同事(朋友)或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影响事业进步,等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属于一种社会表达。通俗的情绪主要包括喜、怒、哀、惊、恐、爱、恨,等等。
简而言之,情绪本质上是大脑预装的报警器,当发生异常的不稳定的情况时,就会立即给身体发送警示提醒信号,让我们身体切换对应状态,采取行动措施应对。
那么,平时我们该如何有效地掌控情绪,做到更理性、更冷静应对呢?
(一)觉察+钝感力。情绪反应往往是下意识、非理性、冲动的第一反应,与卡尼曼提出认知的“双系统模型”中系统一类似,是直觉、快速的。
首先,我们在面对产生的各种各类负面情绪时,应及早觉察,先退一步,缓一缓,运用“系统二”的理性思维思考:此时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我对情绪的第一反应行动对不对,有没有更妥当的应对方法?这样停下来,缓一下,能有效避免作出第一反应,也就不会被情绪裹挟着去行动,从而能更好控制情绪。
其次,要培养钝感力。“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指了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根据情绪进化的角度来看,从原始社会起,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变化,需要我们作出快速的反应,于是大脑进化了“情绪”功能。但在现代社会,情绪功能过于敏感,反而困扰了人们,使之左右了人们的想法与行动。所以,针对敏感的情绪,我们要有意识地试着练习降低自己的生理或者精神上的敏感度,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强壮而有钝感,成为内心强大,有定力与韧性的人。
(二)记录+表达性写作。这是应对负面情绪的较常用,能收到奇效的方法。比如做情绪日记。
具体做法是,当觉察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把当时的情绪状态、心情、感受和想法一一记录下来。记录时不限定时间、不设主题、不拘形式,就如我手写我心,不加思索地盲写下来。可以围绕“我产生的情绪是什么,由此情绪下我的内心与表情动作是怎么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我对情绪所作出的应对行动是什么,正不正确?“有没有更理性的做法?”,等等。
主要目的是,通过书写能进一步认识自己在面对产生的负面情绪时的感受和想法及摆脱情绪侵扰的方式方法,以达到理清自己的思绪,从而更好地掌控情绪。
(三)重构+锻炼前额叶。在大脑中,杏仁核是我们的情绪中心,具有威胁识别功能,即当发现环境中存在威胁信息时,它是立刻活跃起来,接管大脑,调控身体进入“战或逃”的反应状态。焦虑、恐惧等情绪都与杏仁核有密切的关系。杏仁核越强大、越活跃,我们受负面情绪侵扰的影响就越大。
前额叶皮质能抑制杏仁核的活跃,它相当于整个大脑的调度中心,能够抑制各种念头和行为,让我们保持冷静,避免行动被自己的冲动带偏。
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重构自己对情绪反应的认知训练,把引起负面情绪的信念替换成正能量的积极信念。比如,一直以来,喜欢抬扛较真的你,当面对别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怼向别人,纠正别人的想法要求与自己一致。其实,这种引起负面情绪的信念容易使自己“理直气壮”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误的),对别人作出傲慢冲动的行为。更为正能量的积极信念是不要马上回怼,慢下来,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周全?别人的想法是否更全面更有道理?能否对两方想法一致的部分进行探讨。
通过认知重构,能较好地锻炼我们的前额叶,让大脑养成习惯,当遇到困难或压力时,首先激活前额叶,进而抑制杏仁核的活跃,从而把杏仁核主导的情绪反应,切换成由前额叶主导的理性思考,最大可能减少负面情绪的困扰。
正如拿破仑曾经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加伟大”,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只有能控制自我情绪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