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西拿出一支笔,问我们:我手上这是什么?
嗯~这是笔。
很好,那我来问第二个问题:
如果是一只小狗走进来,我把手上的这个东西给它,它看到很开心的叼着走了,那我手上的东西对他来说是什么?
嗯~可能~狗狗把它当作磨牙棒了。
很好,那我第三个问题来了。
如果我、你还有狗狗都离开这个房间;
我把这支笔留在这个房间,那这个时候,这支笔是什么?是磨牙棒还是可以写字的笔?
嗯~什么也不是。
很好,这就是“空”,这就是金刚经里的智慧——空性。
2.
我觉得我是一个没啥创意的人。
托尼博赞问了我一道问题:那我给你一个词,你闭上眼睛,想一下你会想到什么。
“猴子”,他说。
过了一会,他问我,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嗯~黄色,孙悟空,西游记,我桌上的猴子手办,在黄山上抢我的包的猴子,六小龄童,动画片,至尊宝··· ···
好的,那你再回答我:我给你这个词的时候,你是花了多久想到了?
嗯~瞬间吧。
很好,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什么计算机能够在输入一个单词后瞬间给你这么多信息吗?
嗯~应该没有。
很好,我再补充一个问题:
你刚才听到我给你“猴子”这个词,你瞬间想到的内容,是一个一个词呢,还是别的东西还是画面?
嗯~是画面。
很好,Mind Map (译成:思维导图或者心智图)就是帮助你将自己大脑的的这些图像显示出来。
大脑自带超级功能:想象(Imagination) 和关联(Association),它是我们创造力的源泉。
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点都没错。
3.
为什么我看到的是笔,狗狗看到的是磨牙棒?
为什么格西老师手中的东西没有变,但是我和狗狗的看到的为什么不同?
因为我和狗狗在看到格西老师手中的东西的之前,我们都已经形成了认知:
我的大脑已经提前有了一个图形,这种样子的东西就是笔;
狗狗的大脑中也有一个图形,这种样子的东西就是磨牙棒;
前两天,我去参加《中国软实力总裁班》的课程,我第一次听到“空性”这个概念。
我遇到专程北京来深圳的顾哥,他说他听课一般只会选择顶级的大师或者这个理念的创始人的课程。
然后他给我推荐了能更好理解金刚经的书籍。
我没有告诉他,我根本没听懂。
4.
听不懂很正常。
但一听“金刚经”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立马有了一些图像:
- 费勇老师在喜马拉雅讲《金刚经》专栏
- 想到一本书,林欣浩的《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 格西老师的书《当和尚遇到钻石》(大陆版本书名:《能断金刚》)
这验证了托尼博赞先生的说法:大脑会帮我去想象(Imagination) 和关联(Association)。
有了这些想象和关联之后呢?
有的人选择写下来,比如我;
有的人写下来之后,还会去实践一下,去读读作者的书,听听基础课,搜索更多的资料,
比如那些创业者;
当然,也有的人想到了,然后说:
哎,好麻烦,这个就到这里,我再去想下一个吧。
大部分人,是这种。
5.
我们只能读得懂自己已经懂的东西。
空性是金刚经的精髓,如果直接看最古老的经书,我们不懂;
就算翻译成简体字,我们能认识每一个字,我们还是不懂。
格西在古老的佛学院修行了22年后,回到城市;
巴菲特以2.5亿美元收购他的珠宝企业之后,他开始在世界范围传播金刚经和商业的智慧。
在我们面前,他用“一支钢笔”的例子,来讲解什么是“空性”。
我们好像开始懂了一点点,对吗?
6.
读书其实也是这样。
书本身什么都不是。
我觉得好,是因为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大脑在不停的想象(Imagination) 和关联(Association)。
我在读《创造力-心流和创新心理学》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概念:
- 好奇心,
哈,我最近刚好在读《美第奇效应》,我还从台湾带回来一本《重拾好奇心》 - 兴趣
嗯,古典老师的兴趣金字塔,如何提升自己的兴趣;
前天还在霸王课上听王兴权老师的职业规划课,里面讲到了如何筛选自己的兴趣 - 好事新鲜事
嗯,这个我知道,团队每周都会做好事新鲜事分享 - 专注
我读过《专注力》,里面有一些方法; - 试错
我想到了一张图,我还能想到5个以上经典的试错案例。 - 心流
太棒了,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心流这个概念的创始人,刚好手上还有一本他的《心流》
的新书
··· ···
7.
一个分享课本身就是空性。
但是因为来听这场分享的人,他们的视角不同,所以他们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有人听完会把老师的PPT拍下来,有人会记录老师讲的内容,而托尼博赞则说,你要记录的,是指听的时候,你自己瞬间想到的东西,因为那些才是你的。
当你知道的和这个世界给你的新知识产生链接,你才会懂。
我在听YC创业课(网易云课堂)的老师都是硅谷的创业大佬们,他们都有一个很牛叉的能力,就是类比和隐喻。
对,就是将复杂的概念,大家搞不懂的概念和愿景,用大家能懂的方式日常中事例来告诉。
你懂了一个概念,你的创造力就有了一颗种子了。
你让别人懂了,你的世界就打开了。
我是小六,我经常遇到看不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