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第一节讲的是提高收拾动机、如何选择收拾的场所。第二节讲的是如何减少物品、要从扔最简单的垃圾开始。后面三节讲的是整理和收纳的原则。
一、三分法
(一)为什么分成三类刚刚好
收纳整理刚开始的阶段不要把物品进行太细致的分类,只要分成三大类就好了。因为人脑最多能同时记住的事情只能有三件,太多了就会混乱。
只分成三类的话,我们就能毫不犹豫的行动,分成两类略有不够,分成四类有可能会记不住。所以先大致的分三类,每一类下面可以再细分三类,以此类推,越分越细,不断的重复使用三分法就好。
分好类之后,所有的相关物品应该按照分类的功能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切记不同种类的东西不能混在一起。
(二)厨房里的三分法
厨房里的东西大致可以分为食材,烹调器具,和餐具三大类。厨房是做饭的地方,除了这三样,不应该再有其他无关的东西。
诸如烹饪器具的三分类,可以粗略分成水槽周边器具,炉子周边器具和电器。
水槽周边就包括盆,沥水盆,菜刀,案板等。
炉子周边包括平底锅,铲子,炒勺等等。
电器则包括食物处理器,电子秤,搅拌机等烹饪用的小家电。
具体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具体情况和生活方式,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标准,在操作之前就先想好,这样操作起来就更简单易行有章可循。
二、根据空间来限制物品数量的七五一原则
(一)看不见的收纳空间:七成
对于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比如衣柜,正是因为看不见才容易被塞得满满当当,想着,反正没有人知道嘛。
在断舍离里,对于这种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原则是只能放七成物品,留出三成的出入通道。这是一种环境影响论,因为有了三成的出入通道,人们才会有想要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
想象一下当你面对一个塞得水泄不通的柜子时,你会不会觉得收拾起来有很大的压力,因为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的过程很累。所以,给柜子留空相当于是无形中降低了收拾的难度。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收拾整理之前就要尽可能的断和舍,去掉多余的东西。
(二)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五成
对于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比方说碗柜,原则就是只放五成的东西,原理同上,并且更方便美观。
(三)装饰性的空间:一成
对于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原则是只放一成东西。即尽可能最低限度的放东西。运用这种技巧之后,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杂物,也能变成非常漂亮的装饰品,营造出高品位的感觉。
三、总量限制原则
在重复进行了七五一原则之后,就会切实的感受到自己的品味自然而然提升了。但是这种提升是要建立在总量限制原则的基础上,即保持家里物品的总量恒定不变。如果想再入手新东西的话,就得先将家里已有的物品按喜欢程度排个序,放弃最不喜欢的东西,这样总量就能保持平衡,并且留下来的永远都是自己最喜欢最珍惜的物品。
像这样不断的循环,自己断舍离的层次就会随之提高,过程中能更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所以断舍离也是一个认清自我的过程。
四、整理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在收拾整理物品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让自己感觉到压力,因为即便是一点点的压力,也会让人觉得好麻烦,从而就放弃收拾整理。因此,物品摆放的外观特别重要。
(一)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如果要拿出一个物品,必须先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箱子、再打开盖子这样三个动作,我们就会觉得很麻烦,并且收拾的时候也容易因为麻烦就随手乱扔。所以,我们在收拾整理物品的时候,尽量选择只要一个动作就能完成,只需要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个动作就行了。
因此,在收拾整理物品之前,花一点心思想一想、去掉多余的动作、不要人为的给拿出物品放回物品制造麻烦,这样就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因为好麻烦找借口而不去整理了。
(二)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1.对于可以站立起来的物品,让物品立起来,即,让物品自立。比如毛巾这一类的,如果立着竖起来摆放的话,就不用从叠成一摞的毛巾中抽出来,不用弄乱其他的毛巾,也不会把压在上面的毛巾弄塌下来,想拿就可以立即拿出来用,这就会非常轻松。
2.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即,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物品的摆放应该按照同一种类的放一起。例如家里的餐具,按照盘子杯子碗各分开放,千万不要把各个种类的东西混在一起放,不然就会导致里面的东西不好拿,最后就只能拿放在外面的东西用。
3.对于那些立不起来竖不起来的东西,可以卷起来放,即,让物品听话的自在。比如内裤和T恤,可以把它们卷起来,因为卷起来之后不会散开,就可以立起来收纳了。对于这类物品外观的形态,同样要花些心思考虑下如何让它们自在的摆放。
五、每次主义原则
就是指每次都只在必需的时候才购入这一次所必需的物品,避免囤货。如果家里的东西堆积太多的话,舍的工作是会很辛苦的。既然处置东西很麻烦,那在对待物品的看法上就要发生改变,在买东西的时候要慎重注意,只买自己当下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