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更厉害的人看来不过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向上求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种思维模式。
向上求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向外求,一个是向内求。
向外求指的是向比自己更厉害的人请求帮助。比如在工作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就可以选择想自己的领导汇报工作,讲清楚自己的难处在哪里。领导手中的资源是远远多于你的,他可以调配各种资源来完成工作。这时候你手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可能在他的一句话之下就顺利解决了。
同时,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同事也是我们向外求的重要对象。当我们面对工作的挑战踟蹰不前时,也可以向经验老道的人请求,你现在面临的难点可能也正是他们之前处理类似问题已经走过的弯路。这时候向他们请教就可以避免走弯路。
向内求就要求我们跳出自己的思维壁垒,进入更高层面思考问题。有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的遇到问题时,等到撞南墙再回头就晚了。灵活的转换思路,进入更高层面的思考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
雷军在金山工作的时候,带领团队花费三年的时间开发出了盘古,他们对这款产品信心满满。可是盘古一经发布,销量十分惨淡。
雷军想到了去软件园自己推销,可是推销的结果也十分的不如意。第四天,雷军选择了看其他人是怎么卖软件的
他发现,销量冠军会边讲解边倾听客户的需求,这样三言两语就讲清楚了软件的功能,直击用户的痛处。
这让雷军豁然开朗,原来自以为的优秀产品早已经脱离了市场用户的真正需求,三年的闭关不过是一场自嗨罢了。
于是,雷军迅速转变思路,跳出了要做出高大上的产品的思维误区,转而面向用户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让金山得以脱离险境。
雷军就是向内求进而取得显著效果,他跳出了做自己满意的产品的思维圈子,转而向做用户需要的产品的更高层面,真正挖掘用户需求,才得以走出困境。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向内求呢?
一是要多思考。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好好的思考一下,看清楚问题的本质,避开不必要的步骤,直击痛处,从根源解决问题。
二是不慌乱,不要遇到问题就心慌,做事要有条理。当焦虑不安的情绪占据我们的内心时,我们根本就无心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更不要说跳出惯性思维,到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