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开学已经10周了,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熬的是我们。
到了九年级,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可是班上的孩子们却没有一点的动力,住校的学生午饭后依然在操场上晒着太阳。
与其说我们很着急,倒不如说我们很绝望。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正常,毕竟蜗牛班的孩子就应该是如此模样,否则他们也不会坐在这样的教室,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选择的结果。
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洞,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什么?肯定是那个黑洞。于是我们越看越觉得这个黑洞不顺眼,再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张纸就是一张废纸,于是会很容易扔掉这张纸。
转变一下思维,我们把目光投向白纸这一面,我们会发现,原来这张纸还能写下很多字,还能计算很多题……那一个黑色的洞于是就和这越来越满的书写融成了一体。
结果,并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过程才是我们需要去关注的。放弃一切偏见,让我们先做到认真,只管教的勇气。
01.你们对我很重要
班上的孩子都知道我的上课习惯,那就是提前十多分钟进入教室。我的英语课都在第一节,这是学校安排的结果,也有我调的结果。
把课放在第一节,我就必须早起到校,这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是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把课放在第一节,我会早点入班组织学生把思想安定下来,快速进入状态。
老师,你为什么每天来学校这么早?
因为你们对我很重要!
这个回答就是一个思想的植入,以重要important这个词为点告诉孩子们——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既然知道重要,那么他们就要做好这件事;教学对老师来说是最重要的,既然重要,那么我就一直在做好我的这件事。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重要。
02.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外卖小哥
我们看到班上的孩子们不知道学习很着急,但着急是没有用的,他们无所事事是因为他们不知到该做什么事。那我们不妨做一个点餐人,让他们做一个外卖小哥,忙碌起来。
每天我的任务就是“点餐”,比如孔涵同学做第九模块的阅读,冯妮做第四模块的填空,凡豪做第七模块的语篇………然后他们必须在我规定的时间内把我点的外卖给我送过来,违反了规则就给他们差评,得了差评就需要再加一餐。
最早的时候,我总是点同一个餐,让他们做一样的题,然后我单独辅导,因为孩子们送过来的时间不一样,所以重复的话我需要说上很多遍,一天下来我消耗了太多的气力。
现在我想出来更好的方法,那就是点不一样的餐,这样我只需要讲一遍,他们之间可以互相讲解,各取所需,从而让我节省体能消耗。
话是这样说,但这周下来,原本嗓子肿疼的我因为各种说话造成现在嗓子都哑了,周末两天需要静心休养。
想想教精英班的老师也是真心不容易,他们每天辅导学生要说的话又该消耗多少气力?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廷敏的办公桌里放大枣的原因了,下周我也需要带一袋大枣,补补气。
03.用各种方式去打开思维
教,是为了不教。
这句话说的轻松,但是如何做到是一个谜。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他们会学习了,自然就不用教。
我觉得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学习方法,而是学习的思维方式。比如英语好的人很多,为什么他却成功了?归根结底是他的思维方式很厉害。
比如同样是蒸馒头,我们做出来的馒头是老三样(馒头,花卷,包子),而有的人却能蒸出更多的花样,甚至像艺术品,他们能想到,我们想不到,归根结底还是思维上不去。
培养思维就是培养思考力,我们必须让更多的孩子去思考。
比如讲
instructions (说明书)这个单词,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后缀有tion的词汇。
instructions 说明书
introduction 引进 引入
information 信息
commuciation 交流
direction 方向
(说明书的引入让信息交流有了方向)
………
比如讲黑板上的句子
我们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把握规律写出不同的句子,这就是在培养思考力,用思考力形成思维力。
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多的耐心,不要怕一节课讲的少,要追求一节课学的好。
不管教的结果,只管教的勇气,我们需要去大胆尝试,勇敢实践,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不同,期待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