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年少的时候,每次在外面遇到不开心的事,回老家呆几天,那些烦恼和郁闷,很快就一扫而光。
当我有自己的小家庭之后,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总是盼着回去,可是回去没待两天,又是各种不适应。
父母的背更驼了,脸上褶皱更多了,牙齿越来越少,步幅越来越蹒跚。
每次离开那个小山村的时候,看着他们模糊的背影一点点变小,心里又忍不住的酸楚。
好几次把他们接过来住,可是不超过一个礼拜,他们又是各种水土不服,生活不习惯,各种别扭不自在。
尤其是孩子们都上学去了之后,屋子里一下子变得冷清。电视都是摆设,只是每晚看一下他们那个城市的天气预报。而楼下都是不太熟悉的老年人,他们也不好意思往前凑。
孩子们的家,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城市里一间间的牢笼,困住的不只是身体,更多的是自由。
而一回到老家,他们马上就是如鱼得水。仿佛憋了好久,终于呼吸到久违的空气。
今天读到的这本书《长寿的代价 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带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当独生子女迈步入老龄化社会,该如何迎接不断提前的“中年危机”呢?
不仅仅是独生子女,当父母不再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底下。隔开的是物理空间,但是扯不断的是亲情。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呢?
把他们留在老家,多少有些不放心。而留在城市里却留不住他们的心。这道难题就像一根绳索,横亘在心中,反复拉扯着。
在这本书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01
老年人觉得对别人有价值,才会更开心
正如这本书中阐述的观点那样:
感到对别人有用的老人会活得更久,更好,缺陷更少。
生活中有目标意识的老人,活得更长,更充实,更健康。
我的身边有很多的老年人,他们来到城里帮子女带大孩子,等孩子们都能独立自己上学的时候,老人们不约而同地都回老家了。
也不能说子女不孝顺吧。家里空荡荡没有一个人的时候,许多老人觉得非常无聊。不爱电视不看手机,也不跟其他老人来往。随着孙辈们一点点长大,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中用“了,好像变成了多余的人。
老人们慢慢地,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他们开始怀恋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家。在那里,有熟悉的邻居拉家长,打打牌,聊聊天。就折腾那么一丁点儿地,种点菜,养几只鸡。这样的日子更为逍遥自在。忙起来让自己更快活,不是么?
02
老年人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抚慰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总以为没时间,隔一阵就给家里老人买一些日用品,吃的用的,孝心就到了。
这本书里调查了几百个长寿老人,81%的老人都认为,物质上的东西不那么重要了。他们更在乎精神上的喜悦。
事实也的确如此。我给父母买的衣服,放那里好几年 了,吊牌还是完好无损。给他们买的各种小家电,除了包装盒上一层灰,里面都是全新的。买的水果零食,有时候放了一个月才打开……
他们真的不在乎这些物质上的享受,是好是坏都无所谓了。所以的酸甜苦辣,这辈子也尝尽了。他们真正稀罕的是温情的陪伴。
所以,我们这些当子女的,抽空多给父母打电话,嘘寒问暖,聊聊天,也许能带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愉悦。这大概就是花多少钱买不到的东西吧?
03
督促老年人定期体检,照顾好身体
说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什么年龄阶段,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
长寿老人,如果身体健康,自己能照顾 好自己,那是子女的福气;如果家里有一位长寿老人,终日需要亲人床榻前伺候,而子女也将垂垂老矣,这更多的是一种煎熬。
试想一下,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动弹不得,而自己的子女也可能六七十岁了,有的子女甚至提早离开人世了。让一个白发老人照顾另外一个白发老人,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样拖累的不只是子女,甚至波及到子女的子女。虽然,谁都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所以,趁父母身体还好的时候,一定要叮嘱他们,定期检查身体,好好照顾好自己。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在给子女减负。
04
每个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如同白天过后黑夜就回来临。这是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父母在一点一点地老去,我们能做的都很有限。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去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跟我们年轻时任何一个阶段一样,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决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我们决定不了父母的生活,但是可以尊重他们的选择。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