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杂谈 (9)血瘀之体
黄岐之
(一)
血液是循行人体脉中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即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为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因此血液异常是脏腑功能异常的表现,也对脏腑功能活动产生影响,并对神志活动产生影响。
血瘀是指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
血瘀通常是指血瘀证;血瘀体质是指人的生理活动由于先天禀赋或后天失养原因易形成血瘀证的体质。血瘀体质之人常伴随血瘀证的症状。
(二)
血瘀体质常表现出面色晦黯,皮肤粗糙呈褐色,色素沉着,或有紫斑,口唇黯淡,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
1.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利,肌肤失养,则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舌体、指甲青紫色暗等。
2.丝状红缕、青筋显露、脉细涩等,皆为瘀阻脉络,血行受阻之象。
3.瘀血内阻,冲任不通,则为经闭。
4.舌体紫暗,脉象细涩,则为瘀血之症。
5.血瘀的人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三)
形成血瘀的病因有先天遗传、七情不畅、寒冷侵袭、年老体弱、久病未愈等主要因素。
1.七情不畅。肝主疏泄喜条达,若情绪长期抑郁,肝失疏泄,气机瘀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或恼怒过度,肝郁化火,血热互结,或血热煎熬成瘀。“心主血脉”,“脾统血”,思虑过度,劳伤心神,易致心失所养,脾失统摄,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溢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2.寒冷侵袭。气候骤冷,久居寒冷地区,寒邪侵袭人体,经脉踡缩拘急,血液凝滞,即寒凝血瘀。
3.年老体弱。脾胃虚损或肾阳虚衰,气虚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血液瘀滞,即气(阳)虚血瘀。
4.久病未愈。久病入络,血脉瘀阻,血行不畅;久病正气亏损,“气不摄血”,血行脉外不能消散而成血瘀。
血瘀体质不耐受风邪、寒邪、燥邪。
血瘀体质发病倾向,易患症瘕(症:结块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结块无常,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痛症及血证(血液溢出脉外)、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抑郁症、肿瘤等。
(四)
血瘀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有血瘀阻于肺、心、胃、肝、肢体、胞宫、脑窍证等,血瘀体质常伴气血不足。治疗大法当活血化瘀,中药方剂可咨询中医生,对症施治调理。
血瘀体质的调养原则是疏肝活血。注意以下方式的预防保健。平素注意调护改善血瘀体质防止疾病发生。
1.饮食调理 血瘀体质的人宜多吃补气补血、养血活血行气的食物,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例如果品类有山楂、金橘、桑椹,蔬菜类有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魔芋等,肉类有猪肉、羊肉。水产类有螃蟹、海参。还有醋、红糖、黄酒、葡萄酒等。
不宜吃收涩、寒凉、冰冻的东西,如冰制品、柿子、荸荠、冬瓜、绿豆、梨子、田螺等。
2.心理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要注意日常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避免情绪过极,以利气血通畅。多听抒情柔缓的音乐。
3.生活起居 调养血瘀体质的人需注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避免寒冷,居处保持通风、暖和。作息时间宜有规律,早唾早起,保持足够的睡眠,勿贪图安逸而加重气血郁滞。
4.运动养生 血瘀体质的人需注意调整自身气血,适当参加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气功、保健操等。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做到动中有静。
5.四季养生关键是春天,不宜穿过紧的衣股。久坐室内、出门开车,宜做一些拉伸运动。冬季注意保暖。
(五)
血瘀体质的人除日常生活及季节保养外,还可以结合中医的其它方式保健。
1.药膳。红花鱿鱼面。红花6克,鱿鱼50克,挂面250克。红花洗净,鱿鱼发透洗净切片,葱切段,姜切折。锅放武火上烧油,放葱、姜爆香,下鱿鱼、红花炒香,加水适量煮熟,加盐、鸡精做成汤卤。清水煮挂面,将菜卤倒入即可。
2.药粥。丹参芹菜粥。丹参15克,芹菜60克,粳米150克。丹参切片,芹菜切段,葱切碎。粳米、丹参、芹菜放入锅内煮粥,加葱花、盐、鸡精搅匀即可。
3.药茶。红花绿茶饮。红花、绿茶各5克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即可。
4.针灸推拿。方法有穴位点按、温灸、刮痧、放血、敷贴、推拿。常用的穴位有神阙、膈俞、肝俞、太冲、三阴交、委中、曲池。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四圣心源》曰,“坎阳虚亏,不能生发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肾阳虚,不能助肝血疏泄,形成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