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知道的脑科学

好书推荐

读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教师还需要知道脑科学,平时我们都是会偏爱读一些心理学,沟通方面的书,所以当爱敏姐推荐这本书给我的时候,我非常好奇。

书中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了解的脑科学知识对于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神经具有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在结构或功能上因外界刺激和经验而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神经元产生和连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多样化教学资源,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有助于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我们还可以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强神经元的连接。在课堂上我们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二、神经元再生

神经元再生,也称为神经发生,是指在成年哺乳动物的大脑中,新的神经元(特别是神经干细胞)的产生、迁移、分化和整合到已有神经网络中的过程。

体育锻炼能显著刺激神经元再生过程,因此教师应确保学生每天拥有足够的运动时间,为大脑提供充足“燃料”以保障更好的学习。 神经元再生与学习和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的神经元能够增加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三、多任务处理的误区

大脑一次只能专注一项任务处理,多任务处理实际上是任务之间的切换执行。频繁切换任务会降低工作效率,导致错误连篇,并妨碍创造性思维。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频繁切换学习任务及活动,确保每一项任务得到充分理解。同时我们也要设计结构化的教学计划,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四、双语学习的优势

年轻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能够同时驾驭两种或多种语言。双语学习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能力,还可以提高认知的深度及灵活性。

双语教育有助于刺激大脑的发展,提升执行功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尽早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因为12岁以后学习新语言将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动机。

我们读书会的春青老师,莎莎老师和金慧老师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进行英语语言的渗透,她们每天都在用英语给孩子磨耳朵,孩子虽然现在上小学,但词汇量已经达到高中水平。

五、阅读神经通路

优秀读者和有阅读困难者使用着不同的神经通路。优秀读者通常能够更高效地处理语言信息,他们的神经通路更加畅通和高效。

孩子阅读这件事应该从小就开始,读书越多的孩子,思维越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读的越多,孩子越聪明。

六、工作记忆的容量

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正在从七项减少到大约五项。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详细讨论和反复练习来巩固重点知识,以便记住重要信息。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应充分精简,课堂内容“少即是多”,将深度放在广度之前。

七、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情绪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激活注意力系统,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记忆。相反,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等问题。

教师应创造积极的校园及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提供支持和鼓励,并通过情感共鸣的活动来增强学习效果。

八、脑成像技术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脑电图(EEG)等技术可用于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脑成像研究结果来指导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些可以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情况,从而优化教学策略。

当我们明白了脑科学的常识之后,我们就会对教育理论中的Why部分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们就知道理论背后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践。

感恩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