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该研究学生了
袁卫星
我们研究教学,重点往往落在研究“教”上。教法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却很少有人去研究被教的对象——学生,研究他们的文化背景,研究他们的知识结构,研究他们的学习方式,研究他们的情感需求。尽管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已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习惯在片面强调知识传授的老路上行走,乃至越俎代疱,一厢情愿地表现自我。君不见,从月夜荷塘的万种风情,到雨中登泰山的独特之乐;从六国破灭的史论新见,到《雷雨》剧本的人性发现,无不都是教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欣赏玩味,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了教师认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无参与、沟通,乃至创造,很容易形成一种厌倦、惫懒的学习心态。本应是学生思考的王国、创造的天地的语文课堂,反而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灌输的场所。说其“目中无人”,当不为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科学地研究儿童的个性——这是对学校、对教育集体进行科学领导的主要条件之一。……不了解儿童,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和教育集体……”①确实是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积极探索的主动地位。而他们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诸多方面的差异,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在学习中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需要我们对教学主体进行认真的研究,做到宏观掌握上的高屋建瓴和微观把握上的洞悉入里。
要研究学生,掌握其特征,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
学生处在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由于其心理精神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他们在自己的内部构造外部世界时,便会构造出一个独特的世界,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这一文化不仅是学生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这一特殊的心理阶段与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要研究每个学生所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的不同文化背景,以此来判定他们对文化的感知和认识,进而引导他们形成对文化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听一位初中教师上《散步》一文,感觉到课上得很好,上课教师把一个平凡的家庭生活片断中蕴含的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揭示得水到渠成而无半点穿凿附会。然而,临下课,教师让一女生作全文总结时,该女生支吾半晌,浑然不知所云。一声“坐下”之后,女生竟有眼泪挂出。课后笔者悄悄找来该生,一问才知:她有一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她说她读《散步》这篇文章,少的是认同和共鸣,多的是悲伤与抵触!
这给了笔者上课以很大的启发。笔者在上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前先搞了个简单的家庭情况调查。笔者发现,班上有部分同学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另有一部分同学的父母面临下岗或者已经下岗;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家长下岗后自谋出路,做了个体户。因此,笔者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对文中团结拼搏、顽强奋争的母子形象的评价上,要求联系自我家庭,讲出真实感想。于是,有学生说,“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要把《一碗阳春面》的故事读给他听,让他知道,不管怎样,妈妈和我总在他的身边”;有学生说,“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我妈妈敢于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生活的挑战寻找机遇,用做个体户的再就业形式来为自己开辟一条光明大道。我要对妈妈说,她和课文中的妈妈一样,是好样的”;有学生说,“读了课文,再加上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我感觉到,我的生活太安逸、太舒适了。我要向课文中的孩子学习,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诀别,学会勤俭,学会朴素,做个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人”……结果,这堂课上到下课铃响学生还不让下课。课后,笔者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研究适应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呢?
一言以蔽之:多从侧面调查每一个学生,做到“了解他”;多从正面接触每一个学生,做到“理解他”。胸中有数,有备而入课堂。
二、研究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
系统论的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学习和运用这一原理对于语文教学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知识分布零散和学习者如拾贝壳的积累方式,决定了语文知识系统在许多学生头脑里零乱而缺少联缀成网的特点。因此,建立具有科学序列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现在的情况是,学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这样几个阶段的学习,知识结构已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学生一贯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传授方式所决定的。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这一差异,研究学生在由无数的点逐渐联缀成的那张语文知识网上,哪处已被夯实,哪处尚很薄弱,以便于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不断得到获得新知的刺激,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情绪振奋,具有主动性。
语文语法教学中通常有两种错误的教学法:一是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系统性,盲目增教新教材中删去的语法知识;二是过于淡化语法教学,只要学生指认一些词、短语和句子,不指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些都是不重视研究学生知识结构差异的表现。增教可以,甚至“超纲”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如何?这要看他原有知识结构的根基。根基好的,加深拓宽一些对他有帮助;根基不好,你硬灌硬塞,学生既难理解又难运用,所学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这样获得的知识是不巩固的,也是没有多大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学生根本没有获得知识。同样的道理,一味地通过指认一些词、短语和句子来进行零散知识的机械重复,也会让一些已经构建好语法知识框架的学生产生厌倦和乏味,乃至排斥心理。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把初中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分为四个部分,十九个项,一百十八个点,并以树形模式组成一个整体结构,谓之“语文知识树”。比如现代文这棵树,有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多个分枝,每个分枝上还有一些小枝。如说明文这个分枝可以分出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小枝……这个“知识树”用于检测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很有效果。老师让学生想一想,理一理,画一画,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经过系统化、集约化后反映在纸上,哪处显薄弱的,哪处有欠缺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三、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
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主要是由认知方式差异形成的。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具体表现在:有的学生习惯于听觉学习,有的习惯于视觉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触摸或各种感觉的结合来学习,这是学生对所用感觉通道的偏好;有的学生爱在宁静的环境中学习,有的则喜欢在有背景声音的环境中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有的学生看书喜欢从前往后按顺序读下去,有的则喜欢先知道结果再了解来龙去脉,这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组织程度的偏好……我们要研究并吃透学生的这些偏好,在教学过程中杜绝同一方法的强制性使用;要采用适应认识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要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多半教师是从自身经验出发给学生以揭示:应当这样学,不应当那样学。而且,教师对学的看法往往抽象地以一个班的整体为认识单位,而不是以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特殊性为其出发点。语文教学从满堂灌发展到启发式前进了一步,然而它仍然停留在对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认识梳理和引导上,老师对“教”的研究远胜过对“学”的指导,因此在层出不穷的花样翻新之后,语文教学依然摆脱不了“少、慢、差、费”的恼人局面。
请允许我举几个名人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性以及重视并适应这种差异所取得的效果:温斯顿·邱吉尔的学校作业做得很差,他说话结结巴巴并且口齿不清,然而他在老师的鼓励下,用口含石子的方式坚持到海边去练演讲,最终成了那个世纪最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托马斯·A·爱迪生在学校中被他的老师用皮带狠狠地抽打,因为他提了那么多问题以致于他们的老师认为他是糊涂虫。他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之后被他的母亲带出学校,而在家中成了迄今为止最多产的发明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会整日空想,她的母亲——一个正式的学校老师——把教他变成一种游戏,让他在不断的探索的实验中找到乐趣,以至于他学得非常的快,他的母亲无法再教他,只能让他自学。最后,这个在中学时代甚至连许多测验都没有及格的孩子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研究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呢?
山东省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计划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语文实验室形同阅览室,配备中学阶段必读、选读、参考三个层次的课内外书籍,学生可以根据统一编定的学习目标到书橱中自由选择相应书籍进行阅读学习。另配备与教学相关的音像、软件资料及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等教学器材,由专门指导教师就相关知识用多种渠道将知识信息传达给学生。在实验室教学,没有教师说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那种严格的形式;学生在自由阅读、互相切磋、与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向多边活动中探索、寻觅、汲取知识,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②
这使我们想起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他说,教师不要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富有想象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样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③
四、研究学生情感需求的差异
所谓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如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在情感方面,对学习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是学习动机和性格特征。
学习动机是指学习活动的动机类型,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和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间接的促进或促退的关系,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如果我们站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立场上来看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就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是把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感、爱、自尊)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的。他们从爱和自尊出发,渴望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呈现出好学进取的姿态。但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作为较为“安全”的选择,不思进取随大流,抱上了“60分万岁”的态度;一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运用不正当手段,如考试作弊、对老师家长撒谎等,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一些学生达到了目的,但自尊心激活了他们的私欲,自我欲望无休止膨胀,因而变得心理脆弱。而另有一部分学生把学习动机建立在生长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他们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学习,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而无需老师进行过多的约束、监督和奖励惩罚。因此,语文教学要研究这方面差异,引导学生由“自尊”向“自我实现”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曾向学生提出语文课“三·三”原则,即“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三欢迎”(欢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和“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④,这是一种必要的“平等”。因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⑤
此外,性格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和质量。性格外向的学生对学习新的、难度较大的教材感兴趣;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课堂里反应缓慢,课后常花时间复习,作业认真,遵守纪律。性格独立的学生参与竞争性学习;性格顺从的学生常等待老师的布置,依赖同学的帮助;性格乐观的学生学习信心强,情感满足快,成功可能大;性格消极悲观的学生情绪体验差,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导致学业失败……⑥
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在课堂提问中注意点拨,在作业布置中有所偏重,在语文课外尚可以利用选修(或课外活动)的形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的不同要求。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学习方式、情感需求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教育是一个由外向内,使外部文化变为内在精神的过程。语文教师使用的教材、方法、手段均属外部的东西,它们能否为学生接受、内化,关键在于教师对接受内化主体的了解研究、把握得是否深入准确。“好雨知时节”,一场甘霖会催发幼苗茁壮生长。好的教师会在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各种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在浩瀚博大、精深多彩的语文学科的海洋中或惊喜或振奋或沉思或升华,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语文教学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