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一周左右的时间,终于拜读完了尼尔·波兹曼的著作《娱乐至死》,了解到这本著作开始是因为在各类推文和资讯中,当时它是作为名词出现的,后来我又在传播学和相关课本上了解到这本著作,让我产生了对这本书的好奇,娱乐至死究竟是指什么?娱乐指的是哪些娱乐?作者为什么会以致死这样的词去批判娱乐?
读这本书之前,如果从名词和以往它出现的地方来看,我认为娱乐致死可能是指的那些已经有的娱乐休闲项目会让我们变得慵懒好玩,玩物丧志这样的词很好的能去形容这种情况。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和我的想法太过表面。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是基于1985年美国电视文化流行趋势的批判。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提到媒介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和转化,从人际传播中口语交际,到文字发明之后,文字又成为了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媒介,然后讲述到印刷术出现对于文字这一媒介的影响,以及为后来的新闻报纸这种现代化媒介的出现提高了孕育条件。第一部分总述了历史上媒介的转化,波兹曼在这一部分肯定了作为文字和书本媒介体的严谨和有序性,并且批判了电视文化出现打乱了这一逻辑和秩序。
第二部分,波兹曼横向叙述了几个方面的娱乐化倾向,论证了已经“全民娱乐化”的观点,并在章节中举了很多的事例。
波兹曼所说的娱乐化是一种信息爆炸下人们逐渐失去选择力和思判力,这种情况在后来提出的信息茧房中也有体现,人不再作为有主观思考能力的行为,而是被新技术利用,桎梏在茧房中。信息茧房从技术层面进行批判,波兹曼提出的观点是从受众层面去批判,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类似于温水煮青蛙,人们呆在信息市场里等待喜好的信息送上门,并且沉迷于这种投喂,利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浪费在无聊又无意义的信息上。
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在1985年电脑大众化之前就提出来了这样批判性的观点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而且全书旁征博引,引述了很多人的观点,全书条理清晰,即便我是带着不同的观点去读这本书,我感觉也不得不承认他所说的全部观点。
的确,从我们生活的时代来看,似乎波兹曼的批判得到了印证,并且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电视、政治、教育还是波兹曼不曾经历的互联网时代,都表现出一种全民娱乐的倾向性。
一个表现我们对消遣信息的倾向。比如我们常使用的微博和微信,刷微博已经变成我们的日常习惯,不刷微博好像总是缺了什么东西,无聊的时候刷微博,拖延的空隙刷微博,上厕所刷微博,走在路上刷微博......它越来越占据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从微博上得到的信息有九成是对我们无用的,这仅仅是一种消遣行为,并且两三天之后我们就会忘记我们刷过的信息。波兹曼书中引述到诺贝尔文学奖切斯瓦夫·米洛的话: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拒绝记忆”。不是我们抗拒记忆,而是新媒介下没有连续性和语境的零碎信息已经无法让我们值得记忆了。这也是娱乐化的一个特点,娱乐化让无用的消遣信息和有用的信息混合在一起,失去思判力的我们倾向消遣信息,娱乐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娱乐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们读不进书,更喜欢看一些图片和图像化的内容。波兹曼在书的前半部分赞扬了书本和文字的好处,书里的文字记述了以往伟人的思想并且以有结构的方式写在书上,传给读者和后人,书里的文字是一种“高级”媒介,因为一个读者去读书的时候要思考,要批判,要感受和记忆,这是一种利用大脑的媒介,并且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现代媒介的传播趋势和这种过程大相径庭,受众失去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因为娱乐化的内容让他们不必记忆,也没什么理解价值,大众倾向易读易理解的图片和视频,一个很显著的例子就是抖音的流行,刷抖音的人不必思考问题,因为上面多数都是消遣性内容。如果说微博和微信是互联网下娱乐化的产物,那么抖音更甚。
一个很具讽刺意义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到处都能看到娱乐至死的呼吁,却仍然纵容两微一抖成为现代互联网的热点和趋势。并且在上面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官媒和政府媒体的账号建立。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已经完全接纳了两微一抖的出现,像波兹曼书里陈述到,人们对电视已经不再去思考它为什么出现、我们怎么和电视传播的文化进行对话、我们怎么去利用它,而是变成了思考里面有些什么内容,什么内容更加精彩丰富。当我们习惯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不再考虑它的起源和本身的意义,而是完全被它所支配。
关于最后的建议,我完全认同波兹曼的观点,我认为不管是受众还是作为个人,都要保持思辨能力,波兹曼在书中一再强调他并不批评电视的产生,但是他批判电视的娱乐化,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受众培养媒介素养。具体内容我认为应该包括三点:
1、提高信息甄别能力。
2、提高信息判断思考能力。
3、及时梳理有价值的信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三个观点可能不全面,但是是我在读完波兹曼的这本书之后思考的建议,我认为是我自己本身就是很大的改进方向,在以后使用互联网信息的过程中,多思考、辨别,而且我也同意波兹曼所说的书本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多看书才能有更多的观点,而不是轻信微博上一些大V和kol的观点或者是知乎上的回答。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对我的思辨能力有很大帮助,在学习一门课或者一项新事物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思辨的能力,没有绝对好或坏的东西,这种思辨能力也让我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广告学子的立场批判新媒介可能不太合适,我所认为的现下的广告传播是建立在新媒介下的,并且我们要永远保持开阔的视野,寻找更新更适合的媒介,并且将商品和服务转化成信息放进去,说白了就是我认为信息娱乐化的累赘信息里,有广告的一份力。这也是我学习广告中思考的问题,我倾向广告中与社会痛点结合的方式,而避免单纯的为了表现广告而表现,但是这两种从广告学来看都没有错,反而受众和甲方公司可能更喜欢简单直白的能将产品和服务直接表现出来的广告,因为好的广告的评价标准是以传播效果来衡量的。在以后对于我的主专业的学习中,我也将持续思考,如何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如何不被娱乐化趋势冲击而生产一些无意义的废物内容。
我将继续保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