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的话,我喜欢看一看《奇葩说》,听一群伶牙俐齿的人,从各个角度剖析某个观点,往往能在某个点上被击中内心。
比如,我最近看的一集当中,辩题就是“亲戚不拿自己当外人,要不要jue他?”jue是东北话,撅,意思是不给人面子。
对我来说,jue不jue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场辩题,让我对亲戚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知和定义。
谁都有一帮亲戚,就如高晓松说的,这是一个固定的圈子,亲戚就是亲戚,这是一种天然的关系。
盘点了我家亲戚,我有三个姑姑,两个阿姨,两个舅舅,他们分别结婚生子之后,那我也有一班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的,外加还有表叔表姨等我说不上关系名字的亲戚们,所以,我有很多的亲戚。
从小到大,由于受家庭教育影响,亲戚的观念很重,对我来说,他们是一班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人。
可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在父辈和父辈以前来说,是有的。
就如蔡康永说的,在以前他们所处的文明当中,家族很重要,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家族共同来承担和完成的,家族的力量来自亲戚的力量,亲戚的重量在过去不可取代。
比如,家族中有人患病了,那么全家族就会凑钱医治共同渡过难关,每个人都是有责任有义务去出自己的一份力的。
但是现在呢?有保险,有众筹,有公益。
不是说亲戚不重要,只是,在现代城市文明当中,亲戚的关系真的已经被淡化了。蔡康永也提到说,被淡化之后,我们作为公民有别的义务要承担,要交很多税,交的税就是用来负担公共交通系统,负担警察,负担医院,负担你跟银行借钱付出的利息,这些都是我们所付出的的代价。
这一点,我们80后90后00后体会应该更深。
现在我们的社交范围和认识人的方式,是我们的父辈和父辈以前所无法想象的。这意味着会增加对比之后带来的选择权的。亲戚从是我们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变成或许不是很重要的人了,
我就发现,我们这一辈的年轻一代,亲戚观念是很淡薄的。除了逢年过节的聚会,其他时间没有怎么联系和交流。
有一次,我看到大姑的儿子,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放假了去姐姐家,这个姐姐其实就是邻居阿姨的女儿,没有血缘关系的。不过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交集比较多,所以感情比较深厚。他们的关系,优于与我这个有血缘关系的姐姐。
家族里,有一个范本,就是小姑家的大儿子,大学读了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待遇还不错,于是,人没见到,也没联系,就是活在了长辈们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