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篇》中有言: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是孔人对后人用心良苦的警示,也是规劝。
人生不同阶段,身心处于不同状态,所需所求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但需求越盛,越应该保持警戒之心。
有戒才有余。人生漫长,学会自我节制,戒除与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求,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01
少年戒色
人至少年,身体初发育,正是血气方刚之时。
这种时候,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幻想,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太纵情于声乐,不仅会过度耗损自身精力,还会断送大好前程。
《聊斋志异》中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咸阳有个姓韦的官宦子弟,大家都叫他韦公子。此人家境富裕,而且十分好色,一有闲暇就喜欢到处寻花问柳。
韦公子有个叔父,名叫韦公。韦公曾经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官员,年老辞官回家后,得知侄子的行为十分不满。便决定对他严加管教,请来有名的塾师,让韦公子和他的堂兄弟们一块闭门读书。
韦公子本性其实十分聪慧,是块读书的料,文章才学也比堂兄弟们好很多。收心读了几年书,他就顺利考中了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
可惜的是,明明有着光明仕途,韦公子却依然本性不改。后来看叔父放松了对自己的管束,便又故态萌发,想方设法往妓院跑。
就这样,几年下来,他越发沉迷女色不可自拔,因此干了许多荒唐事,欠了一堆情债,最后还弄丢了官职。
到此时,他才幡然醒悟,然而为时已晚。又过了几年,闭门思过的韦公子忽然患上一场大病,病中常痛苦万分地拍打着自己的心口,大喊:“淫婢宿妓者,非人也。”
他韦公听说这件事之后,长叹道,看来这是快要死的人了。
果然,不久之后,韦公子就一命呜呼了。
古语曾有云: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这里的“色”,指的不单是对色相的迷恋,还包括对钱财、名利等种种诱惑的贪婪之心。
一念贪欲起,祸患无穷己。
年少时,涉世未深,定力不足,最容易被欲望冲昏头脑,只想将世间好处占尽。
殊不知,越贪心,越容易引火烧身,走向失足的深渊。
成长本身就是一场修行,面对诱惑 ,要学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不为情欲和贪欲所扰,未来才能经得起考验,成得了大器。
02
中年戒斗
中年之际,年富力壮,正值一生中最成熟且最有所可为的年龄。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汲汲于成名成家的同时,好胜心也变得越来越重。凡事都不甘于落后,总希望能胜人一筹。
可到头来,就会发现,斗来斗去不仅于人有害,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麻烦,甚至惹来祸端。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一个“飞车刘八”的故事。
他的堂孙纪树珊有个车夫,名叫刘八。刘八驾马车就像飞的一样,要用全身力气甩马鞭,抽打马匹,好让马拼了命的往前跑。
假如路上遇到别的马车,他一定会想各种办法极力追上去,直到超过它,才算是善罢甘休。
后来有一次,他驾马车送主人纪树珊去去亲戚家,自己空车返回时,就又开启了拼命加速模式。由于鞭子甩的太猛,马忽然受惊,蹿了起来,一下子就和车分开了。
而刘八由于一时措手不及,从车上被摔了下来,刚好被车轮压了正着,当时就昏了过去。等被人看到,抬到家时,已经重伤身亡。
在故事的结尾,纪晓岚作了批注,写道:好强者不能自及。
意思是说,好强的人,早晚有一天会伤到自己。
确实。这世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就算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永远处于不败于地。
所以,人太好斗,终会有一败。而这一败,很有可能,就是致命一击,让你从此再也站不起来。
到了一定年龄,有斗志固然重要,但更要懂得量力而行,持戒而为。
否则,不知天高地厚,只知盲目求胜的结果,必然是以付出沉重的代价来收场。
很认同曾国藩所言: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事实上,越是喜欢争强好胜的人,越没什么真本事。相反,有真本事的人,反而不会去刻意求胜。
原因就在于,后者心中有了真正的自信,并不需要通过所谓的胜负来证明自己。
人到中年藏锋芒。要学会戒除争强好斗之心,还自己一份豁达心胸。
当你什么都不屑与人争的时候,才是你最强大的时候。
03
老年戒得
古诗曾有云: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其实很多时候,老年人之所容易陷入愁绪,不仅因为身体状态开始走下坡路,更是在于,内心有太多忧虑,唯恐白白忙碌一生,到老却一无所有。
然而,人生注定是一场空。再多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身外之物,什么也无法让你带走。
能看透得失,就不会患得患失。
季羡林先生在北大任副校长时,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人造革旧书包。不熟识他的学生,常将他误认为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当时外界多号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不仅没有自诩为傲,还深感负担。
季老感叹着,只有把这三顶桂冠摘掉,才能找回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平时生活中,季老不仅将名利看得很淡,对晚年身心的种种变化,也都能做到怡然面对,随遇而安。
《清华园日记》中,记载了一个片段。
有一次,一位客人来拜访,关心询问他的健康状况。年迈的季老开怀大笑道:“我的身体还可以,唯一的变化就是头发没有了,真是无法无天。”
如果说,年轻时给生活做加法是一种能力,那么年老后,懂得做减法,则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很喜欢杜甫写的一首诗: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虽然发现自己变老了,难免心情有点难过。但是再想想,难过有什么用呢,何不就趁着这重阳佳节,跟朋友多饮几杯酒,尽情开心才是正事。
是啊,人总是会老的,要学会顺其自然。
辛苦走过了大半生,到如今,往事皆已定,没什么可再强求的了。
无论心中还有什么遗憾,该看开的看开,该放下的放下。让自己安于得失,淡于成败。
“青山依旧在,几度儿阳红。”
与其为了害怕失去而担忧,不如用坦然的心态拥抱生命最后一程,活出老有所乐的精彩。
任岁月波澜起伏,我自宠辱不惊。如此,方能得失泰然间,安享晚年,过幸福余生。
04
有人说,人这一生,就是一场修行。
而修行的关键,则在于守戒。
正如佛语有云:戒能生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解脱根本烦恼。
戒除欲望的过程一定是很难的,需要不断的自我克制,保持忍耐之心,但结果一定是能让自己受益终身。
少年戒色,才不会迷失本性;
中年戒斗,才不会自乱阵脚;
晚年戒得,才不会困于忧愁。
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里,愿我们都能做一个持戒而行的成年人。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