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先说说购买《翦商》这本书的源起。那还是在带上一届学生的时候,当时是2023年上半年,他们上高二。在日常教学中我越来越感受到除了引导他们阅读优质的文学书籍之外,还必须引导他们阅读优质的历史书籍。因为他们从初中开始学习的历史教科书是完全不够用的,似乎完全没法给他们勾勒起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可是要学好语文,基本的历史都不懂,如何能行。要给学生推荐书籍 ,我自己首先得做足功课,寻找专业而有价值的书籍。幸运的是,我发现当代有很多优秀的史学作家,比如李开元、刘勃、李硕等。
了解到李硕的作品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李硕博士当年得了重病。出于支持优秀的创作者,我立刻购买了《翦商》,并号召学生购买李硕的书,且让学生一定要购买正版。那一年有好些学生看了《翦商》,我的《翦商》也打开过,但是因为工作和生活中事务繁杂,我看得不多就搁置了。这个寒假我再次打开了这本书,一章一章读下去,对商朝才算有了一些了解。作为一个文科生,尽管我也学过历史,可提到商朝,我也只能想到“商汤”“盘庚”“武丁”“妇好”“殷都”“朝歌”“商纣王”“牧野之战”“酒池肉林”“炮烙之刑”这些词语,我甚至不知道商纣王叫什么名字,更不用说商王族的姓氏了。至于“比干剖心”这样的故事还是从《封神演义》里了解到的。说白了,我对商王朝其实还是一无所知。
《翦商》是基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对商人的崛起和灭亡做了系统的探究,除了已经确定的考古定论,当然也有自己的合理推测。这样的推测有人可能觉得并不一定是史实,只是李硕的个人推测。我不能说李硕的推测都合理,但他的推测并不是个人的臆断,几乎都借助了考古发现,个人觉得他治史还是严谨的。
在《翦商》中,李硕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商人的人祭制度以及这种祭祀制度和商王的统治关系。商人的人祭是血腥暴力的,这些人祭最常见的是砍头,在甲骨卜辞中称为“伐”,是商王献祭时使用最多的方式,有些人牲在砍头之前可能还经历过虐杀,如上肢骨、下肢骨、手指、脚趾被砍去,或被腰斩、肢解等。砍头中还有一种叫“奚戌”的方式,是用尊贵的钺砍头,过程更认真,可能由王或王后等领袖人物亲自执行,砍头时有人用手拽着受刑人的头发。
除了砍头,还有其它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祭方式。比如剖腹取肠、剁开肢体,在甲骨卜辞称为“它攴”祭。还有“岁(嵗)”祭,甲骨文字形是用斧钺剁开肉块,也是一种肢解献祭方式。卯”是把人或牲畜对半剖开、悬挂的祭祀方式。
还有“蒸煮”,考古发现安阳出土的青铜甗里曾蒸着一个人头。“燎祭”,是把人牲放在木柴上燃烧。活埋不用解释了,还有一种人奠基,商人在建房子之前会在奠基的时候埋进人牲。
按照我们现在人的观念,哪一种都无法接受,商人在我们心中似乎是一种魔鬼的存在。在最初看到这些的时候我难以接受,但看着看着慢慢也能理解,因为商人用人牲祭祀祖先和各路神灵 ,就像我们如今用动物祭祀祖先和神灵一样,他们觉得这种祭祀方式是对祭祀对象的尊重,并不会考虑人牲的感受。我们如今祭祀也不会考虑猪牛羊的感受。在我逐渐“麻木”的时候,在本书的405页读到一幕:
“坑中埋有一具成年男性尸骨,怀中紧抱一具幼儿尸骨。成年男性被从腰部砍断,下半身和上半身并排放置,大腿和小腿被紧密折叠在一起,脚跟紧贴骨盆;上半身只剩头部和残缺的两臂,颈椎、肋骨和一只手被砍掉,但他仍用残余的胳膊紧抱幼儿。幼儿的小腿和小臂也都被砍掉。显然,在面临杀戮时,这名男子不愿交出幼儿,杀祭者也不愿立刻杀死他 ,而是逐次砍掉他们的腿脚,更对这名成年男性实施了剔剥肢解。”
这是虐杀场景,应该是对一个父亲和他的孩子的虐杀。李硕用了比较多的文字来描摹,但因为他写的是历史著作,并没有做出任何任何评价。尽管对商人的人祭我已经麻木,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的心突然就痛了,眼泪也不可控制地流下来。这些被用于献祭的人牲,在献祭前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他们也要承受“死别”。这个父亲在被残忍地剔剥肢解的时候,还紧紧地护住自己的孩子。这和汶川大地震中那位弓起身体护住自己几个月大的孩子的妈妈完全一样。我看到了“人性”,这自然的人性。商人祭祀时残杀人牲的做法就是没有人性的表现,我为我之前的“麻木”感到羞耻。如果不是周族人搜集珍宝和美女献给纣王,周文王也许也成为了商王的高级人牲。也正是在羑里被关押,时刻有沦为人牲的危险,让周文王坚定了翦商的决心。
从商王到贵族,再到普通商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沦为他们的人牲。单是从这残忍的人祭制度来看,周人翦商的行为就是“正义”的,也能明白牧野之战奴隶们为什么会倒戈。
不管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何种程度,自然的人性永远是最宝贵的。只要是有违人性的做法,不管在当时看起来如何地适应时代,都是野蛮和残忍的。因为当“人性”不在,“人”也就不在了。
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特意去网络查找了一下,虽然2023年李硕博士得了重病,但他并没有离去。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像他这样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