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是众所周知的经典。不过经典就是摆在台上让人崇拜的。听得多,但读过的却少。除了在中学课本里读过的那几篇,其他的就一无所知了。听了熊逸老师的讲解,才知道这两本书是儒家文化的根本。孔子所复的周礼的具体形式,就在这两本书里。
《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但因为是孔子所修订的,其中微言大义,以一字之褒贬,就有了“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但最深的印象只是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也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会使乱臣贼子惧。听了熊老师的解读,才明白汉朝人居然能从这种极简史书中的一个字解释出那么多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有’中国特色“中的一个”有“字的取舍,所带来的变化的来源了。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深刻地继承了这种语言风格。在普通人的交往之中,有时候也是要注意不同字词运用后所代表的意思。
但是《春秋》做为史书是合格的,因为它极简地描述了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做为儒家的经典,用来指导制度运行,就需要被解释。
我们相对熟悉的《左传》就是对《春秋》的注释,主要是阐述史实。虽然从其中的文字可以看出其中许多事的故事性大于真实性。但因为其是同时代的著作,基本的叙述还是靠谱的。特别是文字中所隐含的细节和观念,反而是更真实地刻画了当年的社会面貌。让我们可能看到宗法社会的意识形态。也由此就可以明白孔子所倡导的”礼“”仁爱“,是为了维护宗法社会的周礼,是一种等差之爱。孔子所复的那些繁琐的礼仪,正是为了维护宗法的差别。每个人都应该在相应的位置,而不能出现差错。因为礼仪差错意味着有人要不遵守安排,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也就会影响到社会的命运。当今领导人的出场顺序问题其实也就是这一点的延续。
但《左传》做为史实更多的地是辅助后世的研究。而《公羊传》《谷梁传》则更偏向政论,所以在汉代先后成为官方的主流思想,指导着政策的走向。从解读中可以看出,儒家的兴起以及两传的地位,是从汉武帝的好恶以及政治需要引发的。但当它们成了气候,的过来比王朝的寿命更长了。
总之,儒家做为宗法社会的思想,却被大一统的社会所采用,这其中便有了根本性的不适应。中国传统的外儒内法也就是必然了。而微言大义这种东西,给了占据政治制高点的权贵更多的思想上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