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记得儿时穿的那一套羊绒红衣裳。
——题记
儿时的记忆追溯到十几二十年前,八九十岁的孩子是记忆最深刻,最有童趣的时候。
当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人们为家里置办年货,小孩们期盼着新衣服,新鞋子,吃糖果。
「主题一」红
在大年三十的除夕夜,爸爸会站在高高的凳子上,贴上一对春联。春联的背面通常会被涂上满满的浆糊,就像写意的山水画。如果没有浆糊,用粘稠的米饭也行。
不过爸爸一向不能将就,就会吩咐我们一句:“去店里买一瓶浆糊来了。”
弟弟一听,拿了钱,飞快地往店里跑,拎回来,一盒大大满满的浆糊。
贴春联活动才刚刚开始,能把春联贴正对齐似乎是一件了不起的技术活!
“快看一下,正不正?”
“往左边一点,再上一点……”
“不,那个角再下一点……”
切磋几个来回,终于一拍定位置,左右两边对仗工整,中间横批稳坐正中间,火红的春联,中间的字体金灿灿!
一切准备就绪,孩子门就等这个除夕夜领个大红包!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
大人们的压岁钱可得准备好呀,孩子们望眼欲穿呀!
10块,20块,50块,100块……
收到压岁红包,要说一句吉祥的话,“恭喜发财”,“身体健康”,这可都是要挂在嘴边的呢。
领到压岁钱说是不能当面拆的,我和弟弟两个人就会躲进房间里,私下交流了。
“爷爷给了多少呀?”
“叔叔给了多少呀?”
我们一一对比着,万一给的不一样怎么办呀,那可是谁也不愿意被给的少呀!
「主题二」习俗
习俗这个词,感觉已经相去甚远,越来越现代化的节奏,更多中西方的年味融合,让中国的年味更加地多元化。
在我生长的那个八九十年代小县城,依然保留着中国的一些年味。
大年三十的头一天,奶奶会为熬上一锅草药水,至于里面放的是什么草药,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
松树?柏树?桃树叶吗?脑子里就突然闪现这几个词,大概因为年龄小,所以根本不会关心这些到底是什么吧,反正有奶奶会熬给我们洗不是吗!
这可是一年才会洗一次的水啊,听起来是多么珍贵。
“奶奶,水熬好了吗?我们要洗澡了哟〜”
我和弟弟都非常期待这个神圣的时刻,仿佛这洗的不是澡,那是天上掉下来的神仙水,洗了之后会变得聪明活泼呀,美丽漂亮呀,瞧,这都不是新年愿望吗!
其实洗了草药水啊,就意味着洗净旧年的污秽,开始新的一年了。
吃完年夜饭,还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当然是点灯和守夜。
临近十二点,鞭炮声齐鸣,烟火照亮了整个城镇的夜空。
孩子们都睡了吗?快快出来放鞭炮吧。
我和弟弟在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死死地捂住耳朵,躲进房间,却依然感觉到墙壁在震动,那闪进屋里的烟火,似乎也要侵占这个不属于它的地方。
这场声势浩大的烟花爆竹比赛,能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终于声音逐渐熄弱,大马路上,回廊里,屋门前,到处一片厚厚的红红的爆竹纸,明早一看准是红满整条街,呀,这可烧掉了多少吨的爆竹啊?
时间也快到了凌晨一点了,我觉得眼皮犯困,什么好吃的糖果,饼干,橘子,似乎也提不起我的精神了,还能干嘛呢?睡一觉再说!
说好的守夜呢?这时候奶奶就会打趣着说“你们姐弟俩今晚不睡觉了吧,轮着守夜了哈〜”
哪有那等精力啊,每年说着“年三十晚上我不睡觉了!”但每年都会打着大哈欠,一觉睡到大天亮。
没有人守夜,但至少奶奶会让家里灯亮着,一整晚不关灯,一直到天亮。
「主题三」团圆
家家户户团圆过新年罗,过年就是一场亲人朋友的大聚会。平时没有时间回家的,过年也放假了;平时总是早出晚归的,过年也早早收当了;大城市的亲人也赶回来,和家里的父母一起过个快乐年。
小时候,父母没有出门在外,但总是为了事情而忙碌,过年了终于有时间陪伴我们了。
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大大的超市里买糖果,去好看的衣服店里买新衣。把新年里能想到的好吃的都买齐吧,什么巧克力,什么徐福记糖果,什么嘉顿饼干,统统给我来一盒。平时的妈妈可没那么大方呀,我们姐弟俩还不趁机捞上一笔呀。
叔叔们也从远方赶回来了,我们格外珍惜这次相处的机会,印象中叔叔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将近年二十八九,叔叔婶婶们回来了,通常婶婶会给我们姐弟俩置办一人一套新衣服,那可开心得不得了啊。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大戏,所有平时没有吃过的菜,过年都会有,一家人团坐桌旁,其乐融融,为的就是重温深情,唤起儿时的闻到呀!
嫩肉白切鸡,红烧鲤鱼,清蒸腊肉腊肠腊猪肝,芹菜蒜苗炒鱿鱼,酿油豆腐……
过年的菜是最美味的,平时可吃不出这样的味道,也许这就是年味吧,吃的就是团圆的味道。
儿时,父母看着我们过年而高兴,现在成了家,有了孩子,我们看着孩子而高兴。年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不可磨灭的记忆,希望孩子能比我们拥有得更多,更多快乐美好的回忆。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