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年多以来,拥有1亿人口的俄罗斯市场跌宕起伏,欧美企业退出、中国品牌接盘一度成为主流趋势,但斩获颇多的中国品牌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未竟全功,并且可能面临“攻城容易守城难”的境地。
以目前“出海”浪潮里最为闪耀的中国汽车来说,早前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一直是“小透明”的存在,高端产品缺失,中低端产品的“便宜”“皮实”等特点都被韩国汽车和俄罗斯本土汽车对标针对,销量平淡。直至最近几年才有所起色,销量屡破纪录,市占率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欧美车企和日韩车企的退出攀上高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销量前十的车型全部来自中国品牌和俄罗斯本土品牌。
但一个细节足证中国汽车厂商需要居安思危,中国品牌登顶俄罗斯车市销量第一的同时,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等销量也很可观。并且,有一段时期里销量惊人的是以库存零件成车的韩国汽车。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有得选,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汽车并无多少忠诚度可言,他们可能更乐意接受早前习惯了的欧美、韩国汽车。
智能手机领域的情况更为乐观,去年小米拿下俄罗斯市场4成左右的份额,在多个区域市场无往不利的三星和苹果均未超过10%。
骤然空出的俄罗斯市场并不是只有中国品牌在努力填补空白,有过一段倒爷低劣产品太多“黑历史”的中国产品本来就不是俄罗斯市场的强势一方,欧美产品退出潮后迅速兴起的俄罗斯本土品牌竭力承接了一部分原来的市场份额,来自印度、土耳其甚至中亚国家的部分产品迅速填补了一部分市场,再加上欧美企业和日韩企业在当地的退出并不彻底,留下了众多后手,中国品牌能取得当前的成绩已经不易。
欧美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对于中国品牌而言是一份难得的大礼包,也确实在汽车、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吃到了红利,实现了大跨步的拓展,但俄罗斯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曾经的不佳印象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观。俄罗斯市场上仍充斥着大量平行进口的欧美、日韩系列产品,这是俄罗斯消费者和俄罗斯商家的共同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消费者对汽车领域的bba、服饰领域的阿迪达斯、智能手机领域的三星等产品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轻易不会更改。
刚刚占下大块市场的中国品牌想要稳稳立足还需继续从品质、设计、消费策略上发力。海参崴成为中国内贸跨境中转口岸对中国品牌攻略远东市场是重大利好,利用这个机遇快速占据并巩固市场,重塑中国产品形象成为关键。
和同样拥有一亿以上人口的越南市场相比,俄罗斯市场的消费力更强,各方都不会轻易放弃。欧美企业的暂时退出只是摧毁了俄罗斯原本脆弱的产业链,对其消费力并未有过多的影响。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俄乌冲突实现停战或停火的时间可能并不遥远,届时西方国家的制裁解除后,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必然第一时间重返俄罗斯市场的欧美、日韩企业?
消费是有惯性的,面对曾经在俄罗斯市场深耕了数十年、有着相当多的忠实消费者基础的国际品牌,中国品牌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