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这个美丽的初夏时节,我有幸聆听了省优质课的展示和评价活动,收获颇丰,记录如下。
第一节优质课是来自三门峡陕州外国语学校的吕艺青老师带来的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2课《狐狸分奶酪》。吕老师以“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作为导入,通过运用趣味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生字、生词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接着,吕老师提醒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分别以“为什么分”,“怎么分”和“结果怎么样”为题,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吕老师把“怎么分”即故事的经过部分作为整节课的重点,通过分角色读、带着感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神态、语言和动作体会两只小熊的互不谦让和狐狸的狡猾。整节课,吕老师既有对基础字词的指导书写组词以及运用的教学,又有对整篇文章故事情节的理解,最后又有对主人公总结和评价,既关注了单元课文的人文主题又注重了语文要素。
第二节课是来自焦作市道清小学的过江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过江老师用一句话打开学习整篇文章的大门,用原文中的“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这句话,通过让学生对比“猜测”和“绝”字,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进行合理推测的原因,由此让学生关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过江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批注,从批注中学习有目的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在从批注中学习方法的时候,过江老师先是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旁边的批注作为例子,教会学生如何从批注中总结出阅读的方法。接着过江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第4~9自然段围绕着中心问题“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及时文章关注内容和批注提示的阅读方法。最后,过江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和重点也不一样,并以以布置作业的形式提醒学生关注如果阅读目的不一样,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来阅读同样的一篇文章,很好的达成了阅读策略单元课文的学习目标。过江老师的这节课既有方法的提炼,手把手的教会学生从批注中寻找阅读方法,又有相应方法的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阅读方法,并且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运用阅读方法,整个课堂内容充实又不失趣味。
第三节课是由新乡市红旗区种德小学的冯静老师带来的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第22课《小毛虫》。冯老师的课以复习导入,在复习旧知时冯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读词语,把描绘毛虫的词语和描绘蝴蝶的词语分为两类,让学生在读词语中读出毛虫和蝴蝶的不同特性,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会读,并且会感受运用词语。接着冯老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找出能体现蝴蝶美的词语,让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一系列形容词性生词,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通过配乐读、指生读、生齐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美丽。最后,冯老师让学生运用毛虫、茧和蝴蝶这三幅不同的图片和每种形态中文中出现的形容他们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运用老师给出的词语,讲一讲文章的故事。课文的最后,老师明确,本课的作者是贝多芬,把贝多芬的生平经历与小毛虫的生命历程进行类比,让学生明白我们要有目标,并且尽心做,能够耐心等,那么最后一定会能够破茧成蝶。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河南省教研室的专家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专家老师把三节课分为普通的阅读课和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这两种类型进行点评。对于阅读课的教学,专家老师提醒我们要从三个角度去关注我们的教学,一是扣问教学价值,即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教学学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价值;二是寻找教学的起点,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基于文本,又要基于学情;三是关注教学重点,即我们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真正作为重点部分去教学。我们在对阅读策略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关注阅读策略单元与普通的阅读单元的不同点,重点关注阅读策略单元的呈现方式,阅读方式和教学任务与普通阅读单元的差别。而在阅读策略单元的具体教法上,专家老师提醒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让学生要经历完整的阅读过程,即学生的阅读既要符合一般的阅读规律,又要能够在阅读中提炼方法。二是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给学生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去自主体会,寻求适当的阅读方法。三是重视在阅读中原认知的参与,即让学生能够用已知影响帮助未知。四是做好迁移阅读,让学生能够由学习掌握再到运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之法,开阔处可见天地,细微处可见微尘。三位老师的优秀课例和专家老师高屋建瓴的点评,让我们体会到只有不停前行,不断进取,不懈探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之路,才能于一管中窥得教学之全豹,收获满院蔷薇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