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夫人品评李白诗
婚后,李白夫妇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艺。夫人许萱秀外慧中,通晓诗文,她的见解时常让李白佩服不已。
这一天,他们谈起了李白的《长干行》。
许萱说:“夫君,我很喜欢你的《长干行》。当我还是小女孩儿的时候,每逢梅子熟了,也要玩‘绕床弄青梅’的游戏。只是,我不曾遇到骑着竹马的男孩。”
李白笑道:“我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没有见到骑着竹马的男孩,那是我想象出来的呀。”随即给妻子讲了写《长干行》的经历。
许萱红着脸捶着李白的肩:“原来是你想象出来的,竟糊弄了我这么多时日!你真该挨打!”
“娘子莫急,现在我来了,我不就是你的骑竹马的男孩吗?”
夫妻二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许夫人收敛了笑容:“‘骑竹马的男孩’不要笑得太早,‘绕床弄青梅’的女孩儿还有话要说呢!”
“‘骑竹马的男孩’愿洗耳恭听。”
“我要说,你的《长干行》确实写得好,讲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还将会让‘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永世流传。但是,你一定知道,崔颢也写过一首《长干行》。”
李白点点头,他当然读过崔颢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李白想,这位崔颢确实不简单,他还写过闻名天下的《黄鹤楼》,弄得别人都不敢在黄鹤楼提诗了。可李白倒是真没有把两首《长干行》作过对比,听听夫人怎么说吧。
许夫人接着说:“同为《长干行》,都吟咏男女情愫,崔颢的《长干行》只有短短四行,语言通俗,而且耐人寻味,意蕴无穷。夫君啊,你善于写长诗,你的长诗写得很有气魄,震撼人心。不过,你也可以写一些短诗,短小精悍、清新明丽,更便于人们传诵啊。”
李白起身,笑嘻嘻深鞠一躬:“娘子所言,甚是有理,让李白顿开茅塞,拜谢了。透露给娘子一个秘密:我近日正在构想几首小诗,与娘子所言竟不谋而合了!”
“是吗?念一首给我听听!”许夫人喜形于色。
李白信口吟出一首《春思》,又走到桌案前,挥笔写出来: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许夫人一边看,一边拍手:“写得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北春寒延迟了草木生长,因而,当秦地的桑树已经浓绿满枝的时候,燕北的小草才刚刚吐出细嫩的丝芽。用物候的差异来隐喻两地相距的遥远,叙写相思之情,真是精妙的诗句!”
看到第二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夫人许萱心中一怔:夫君啊,你可不要一语成谶啊!她故意跳过第二联,继续品评:“这尾联也写得很好,‘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用一个问句来结束全诗,留下了偌大的想象空间。更妙的是,这个问题无法解答,也不必解答,却引发了无边无岸的遐思。”
听到妻子夸奖,李白禁不住有点儿飘飘然了。
其实,李白此前还写过《静夜思》《金陵酒肆留别》等小诗。他不提《静夜思》,是怕引发思乡之情;不提《金陵酒肆留别》,是不愿勾起酒瘾。接受妻子规劝,李白饮酒已经很有节制了。
当李白还在玩味小诗的时候,许萱却已经转移了话锋:“夫君,我再提一个问题,你可别不高兴!”
“娘子尽管说,无妨!”
“我发现你的一首诗有模仿的痕迹。”
“是吗?哪一首呢?”
“《关山月》,父亲从都督府转抄来的,说是你的新作。”
许萱取出《关山月》诗稿,指给李白看:“先说说这首诗中的佳句吧。‘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显然是由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化裁而来,王之涣着眼于‘春’,你着眼于‘风’,故而诗意大不相同,这个化裁是很成功的。但是……”
李白悉心倾听爱妻的点评,等待着她的“下文”。
许萱继续说:“可惜,最后一联‘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就有模仿的痕迹了。南朝徐陵《关山月》有‘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之句,与你的诗很接近啊。你看呢?”
李白心悦诚服地说:“娘子所说,是颇有道理的。不过,这首诗是在很紧迫的境况下写的,没有时间缜密构思啊。”
许萱点点头:“噢,这就难怪了,我也觉得此诗像是仓促写成的。”
而后,李白把“五步成诗”的经过告诉了妻子。
许萱一脸兴奋:“太白啊,你‘五步成诗’的故事太精彩了,痛快淋漓呀!”
“我当时顶着李长史的压力,慷慨激昂地吟出此诗,也感觉很畅快!事后冷静下来,潜心琢磨,这诗确实有瑕疵。我接受娘子的点评,以后要尽量避免模仿。”
“瑕不掩瑜,‘五步成诗’能写成这样,很不容易了。总的来看,这首诗应属上佳之作。夫君啊,你云游天下,还有很多精彩故事吧,以后要细细讲给我听哟。”
“故事多得很呢。比如我和孟浩然同游扬州,到常老伯家作客的故事,我会讲给你听的。”
夫妻二人又卿卿我我叙谈了许久,直到夜深人静。
李白夫妇构筑起温馨的爱巢,过着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平静生活。婚后第一年,李白是在家中与妻子一起度过的。第二年,他也只是到离安陆不太远的地方走了走。
然而,李白不是一个安于平静生活的人。日子久了,失意落寞的情绪渐渐在李白心中累积起来。他不能忘记自己的宏图大志,又找不到实现理想的路径,甚至感觉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许家宅院近旁有一处荷塘,李白时常到荷塘边散步。他看到清幽的泉水汩汩注入荷塘,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一朵朵荷花娇艳地盛开,美妙的景色如诗如画。临近暮秋,凉风渐起,李白心中顿生感慨:尽管荷花有绝世的秀色,可惜却得不到世人的关注和赏识啊!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花朵在霜寒中凋零,变成一塘残荷吗?
感慨之余,他吟出一首小诗: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由荷花,李白联想到自己。他是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然而,他苦苦寻求,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遇,“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可望而不可即了。
夫人许萱看到了李白这首诗,叹了口气,也无可奈何。她本想建议李白外出旅行,散散心。但又想到,游山玩水并不是李白所最需要的,他想要的是“仗剑报国”的机遇。
许萱曾为此而多次找过父亲,希望父亲能托熟人为李白找个报效朝廷的途径。看了“碧荷生幽泉”的诗之后,许萱再次来找父亲。
许员外连连摇头:“对女婿的事,我也很着急,托付了许多人。你祖父当宰相的时候,追随的人不少,可谓一呼百应。但是,你祖父早已去世,当年的人脉关系都不管用啦。人们又听说李白好喝酒,是个酒徒,更不想管这闲事了。”
许萱委曲地说:“李白不是酒徒,他现在喝酒很有节制了,每天只是浅酌半杯。”
“李白喝酒很有节制了,你信,我也信,但是外人会相信吗?”
“那怎么办呢?”
“再等等吧,耐心等待,时机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