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四

选书原则:

一,TIPS 原则。

T(Tools)是工具。这些书能教给听众一套方法。

I(ideas)是新的理念。图书的作者能够带来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新的想法。

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它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改变,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


选书最重要的两个原则是科学性和建设性。

科学性:工具性的角度,现实性的角度,科学是开放的。

建设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选书的秘决:

一,看出版机构。一家好的出版机构会对自己的品牌负责。全世界能够出的书那么多,它们一定是慎重选择过的。

二,看作者背景。挑选一些有学术背景的书。大学教授一辈子也没写几本畅销书,便是他们一辈子的研究的精华就在这几本书里。比如《刻意练习》。

三,推荐人。比尔,盖茨 推荐的书。

四,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比如《瓦尔登湖》就是多本书的推荐书单中有。

五,看书后的参考书目。很多不同的书都参考了那本书时,那本书肯定是大牛的书。一个人一辈子不需要钓特别多的鱼,最重要的是钓一条大鱼。“好书带好书”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六,看内容。看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

七,翻译和图书印制质量。


列书单的好处。

书单自有黄金屋,比如《南方周末》有一个板块,每周列一个书单,由一位名人推荐一本书。这中间往往有很多好书,比如《清单革命》,《思辨和立场》。


《清单革命》中,提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无知之错,一个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因为认知不足而犯下的错误,由于你完全不知道,所以这类错误是你必须要犯下的错。而另一个无能之错不是因为你不会,而是你顾不过来了。

列清单的好处在于你能在工作中不断梳理,不断累积,不断进步。书中不但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并且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思辨与立场》 提到了思维的三重境界。

一,底层的人从来不反思,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二,中间那层人虽然反思,但老觉得是别人不对。

三,顶级的那层人会反思自己,让自己的思维不断进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