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一个人在过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的时候,也并不了解自己生命的整体进程和特征。如果一个人越是做出了独特、价值的修改,他就越需要时刻了解自己生命的总体进程和自我计划,这对他大有裨益。为了这一目标,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也就是搞清楚自己第一重要的正真的意愿-对他的幸福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也要搞清楚第二重要和第三重要的东西。
只有我们已经度过了一定的生命时光,甚至在我们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能将我们的所作所为,创造的功业或作品联系到一起,包括其中正确的因果关系,甚至这时才能懂得它们的价值。只要我们仍然身处其中,我们的行为就不得不遵循我们业已形成、无法改变的性格,并且受到动机的影响和自我能力的限制。只有之后产生的结果才能让我们明白事情的真相。在这一时间。所以,我们应当快乐地迎接当下,有意识地去享受没有烦恼和痛苦因而勉强可以忍受的短暂时光。
我们的目光所及、活动范围和接触的圈子越小,我们就越幸福;反之,我们就会感受到更多的焦虑和担忧。 一定程度上因为这一规则,我们的后半生要比前半生更为痛苦和悲催。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进程中,我们的社会关系和目标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儿童时期,我们只局限在周围的环境和有限的关系中。
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和谐关系只能在自我中寻找,而并非与朋友或配偶之间,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脾气,这必定会造成不协调,哪怕是微小的不协调。所以,只有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彻底的、真正的内省平和与安宁-这是世界上仅次于健康的恩赐;而只有深居简出才能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 在主管或者客观条件下,一个人越不需要和人交往,他的生活就越幸福。
如果一个人完全依赖自己,所有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自身,那么他不可能不幸福。 一个人的自身越丰富,别人能够给予他的就越贫乏。
这个世界上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往往会被人们忽视,而人们关注的东西通常没有什么价值。如果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人,懂得尽可能将自己的需求缩小从而将自己的自由扩大并延续,尽可能减少与其他人打交道,那么他就具备了真正的人生智慧。
所以人应该更关注自身内在需求,将无关的人事物都纳入非必选项。年轻时期我们在不断做加法,到到一定阶段,需要学会做减法,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事项之中。我们要明白,选择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努力,当然,这是在一定人生阅历的基础上才能明白的。但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认识到并以超强的执行力去改变自己,就永远不晚。
人生的智慧太多,保持弹性,持续改变,也许是应对焦虑的绝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