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一线教师的甘苦与得失—初读《一线教师》有感
2019年3月22日,我调换了课赶到实验小学听了管建刚老师的讲座。往常的讲座到下午总是让人疲惫不堪,但那天的那场讲座确实让我兴奋不已。在那场讲座中,管建刚老师分享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好点子,让我对管老师的书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在这个暑假,我打开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在此书的封皮上写着:“一线真实的教育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真实的一线教师撑起的。”什么叫一线?以前在书中总是读到,“到战斗的第一线去,到生产的第一线去”,这就是一线。什么是一线教师?就是在工作的第一线上奋斗的教师,就是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战斗的教师。《一线教师》这本书,正是管老师一线教师工作中的手记。它记录了一线教师工作中的点点琐事,记录着管老师每日里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部分,也把一线教师工作中的甘苦得失端上桌让人咀嚼品尝。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读起这本书来更是倍感亲切。一个下午的时间,这本书就让我读了大半。在书里,我看到了管老师满满的教育智慧。
1.新教育的思想要时时渗透在生活中。
随着新教育的传播,教师们在课堂中开始构造一种新的合作关系——“朋友关系”。在课堂中,教师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是与学生们平等的一种合作关系。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试着做课堂的主人。新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这样的关系却很难建立。过度的放任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守纪律,整个课堂吵吵闹闹,老师便重新变回了一个管理者,课堂又回到了传统教学的氛围中。但在平时的时候,我仍然还是把自己当作是一名与学生不同的教师,而管老师不是。管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让自己和孩子们成为朋友。孩子们叫他管老大,管老师就写博客呜呜呜地哭诉;孩子们吃糖,管老师主动伸手要糖;看到学生们买路边摊,管老师也不客气地要来吃一吃;和学生打赌……这些平时在我眼里是要制止批评的举动,管老师却认为无伤大雅,甚至陪着孩子们做一做。教师自认为是成年人,遇到学生的恶作剧,自然不能掉下“陷阱”,有损尊严。但管老师不一样,即使知道了学生的“阴谋”,他也会装作不知地说出“我是大蠢驴”。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慢慢把老师放在了朋友的位置上。参与孩子们的、成人看来幼稚的游戏,是培植彼此信任和友谊的有效方式。当学生们在生活中都已经把老师看作是自己人、“一伙的”的时候,课堂上难道还不能合作平等地交流学习吗?
2.教学方法与教育理论一定要充实。
在管老师的教育中,经常有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的体现。注意榜样教育的作用。布置弹性作业,表扬能主动完成作业同学,树立作业榜样;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温暖故事,树立道德榜样……模仿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天性。管老师能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选择相应的榜样,让榜样的行为影响他人,让他人发自内心地效仿榜样,达到教育目标。管老师的脑子里还有很多的理论,他把这些理论告诉学生们,让学生自己来改变。“木桶效应” ——一个水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高的板有多高,而在于最低的板高多少,这教育学生们不做“短板”,不做“板上的漏洞”,努力克服自己的“短”。“破窗效应”——完美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维护,而当有人破坏了它,人们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教育学生们当原本的教室吵得不成样时,罪魁祸首就是最初打破安静的那几个人。管老师还积攒了很多的小故事:直面失败的克林顿,克拉克教师的55条班规,《丑陋的中国人》,最高的奖赏,还有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罗丹……故事是一种教育语言,它把枯燥无味的教导演给学生,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得启示。扔一枚硬币,从零钱也是钱类比到零碎时间也是时间。一个小小的游戏,也体现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游戏教育理念。因此,作为刚进去教育行业没多久的新教师,阅读理论书籍,积累教育例子必不可少。
3.教育需要学会借鉴与改良。
在书中,我经常能看到管老师在实践中的模仿与改良。模仿其他老师作业评比却出现了要速度、不要质量的“伪劣工程”,于是管老师及时调整,降低目标,在合适的竞争强度里提高学生作业积极性。学习自家女儿班主任的“家长测试卷”,也记得要把卷子与班级自身的特点相结合,让家长直观感受自己对孩子的投入够不够。学校里让老师们写“新学期寄语”,管老师也让班里学生写“新学期寄语”:写给自己,写出新希望;写给全班,写出新目标;写给别人,写实深情谊……管老师的这些实践都在提醒我:教育是个实践的过程,教育实践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时时关注其他教师的教育活动,学会借鉴的同时,也要根据本班情况进行改良。
《一线教师》里既有关注教学的“作业学”、“纪律学”、“复习学”,又有注重教育的“育人学”、“情感学”、“自立学”,把一线教师的生活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给真实发生在我身上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方向。我想,就这样粗略的阅读并不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再仔仔细细地把这本书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