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这篇课文中,作者首先提出了观点,就是一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然后对这个形象化的观点进行了阐述,阐明它的实质就是从常见的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最后找到真理。
课文的第二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了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的三个具体事例,证明了开篇提出的观点。
课文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指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够发现真理。最后阐明科学发现所需要的灵感,来自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前面的论述做了补充,是全文更加严密完整。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全文按照提出观点一印证观点一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课文在事例的选取和怎样用事例来证明观点方面都有一定特点。用事例证明观点是论述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证明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恰当的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了议论的任务,还需要在事例和观点之间建立起证明的关系。首先课文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课文观点。其次,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微和司空见惯;在写问题时,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的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并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
教学建议:从题目入手,在质疑、解疑中初步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先学习第一个事例,再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其他事例。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将三个事例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事例的选择与观点的印证的关系,领悟课文的写法,感悟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并能结合自身的经验,谈出启示,进行仿写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