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饮水或喘嗽,与潮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以其有癖,则令儿不食,致脾胃虚而热发,故引饮水过多,即荡涤肠胃,亡失津液,脾胃不能传化水谷,其脉沉细,益不食,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鲜不瘦而成疳矣。”
本条论述小儿癖证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乳食不消,积滞于中即成癖。症见乍凉乍热,与潮热相似,饮水多,不能食,其脉沉细,或兼喘嗽。
因腹中有积,故不能食;积久则发热;内热,故饮水多;脾虚不能传化水谷,故脉沉细。久而久之,脾胃虚衰,四肢不举,各种病邪极易侵犯,势必成疳。
由此可见,虚羸可以致癖,因癖可以致疳。虚羸、癖、疳三证,实系小儿脾胃疾病由轻到重,不断演变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