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的时候处理家庭矛盾确实会非常影响妈妈的心情,尤其是母乳期的母亲,她的心情直接会影响到受乳的质量。
家庭矛盾的概念非常大,面临这种问题的家庭也是很多的,我从这几个方面来拆解问题。
有时候我们会问怎么办?其实这是一个末端的问题,再往前面推一下,如果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个人的心态是怎样的,潜意识是怎么运作的,对于解决问题,方法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了。
我把家庭内部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背后互动的潜意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母亲身份的转变。刚生完孩子(头胎)的母亲,面临着身份的巨大转变,她由一个少女升级成了母亲,母亲这个角色,某种意义上是天生的,也可以说是后天的。她还面临着一种丧失,她成为母亲后就丧失了少女的身份,这种丧失也会带给女性一种伤感、愤怒,复杂的心情。
第二,夫妻关系在没有孩子之前是二元的。二元就是两个点,有了孩子之后,它就变成了三元,一个三角形。健康的家庭是怎样的三角形呢?爸爸爱妈妈,爸爸爱孩子;孩子爱妈妈,孩子爱爸爸;妈妈爱爸爸,妈妈爱孩子,几乎是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是爱的方面的等边三角形。但从层级上来讲,夫妻关系是第一顺位,子女关系、亲子关系是第二顺位,子女关系在夫妻关系之下。
如果夫妻两个人在要孩子之前,他们的二元关系处理的比较好,两个人经历了蜜月期、磨合期、整合期,到了共同创造期,两个人该磨合的已经磨合好了,该处理的主题已经处理好了,该完成的夫妻之间的功课也完成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要孩子,就会很顺利的过渡到了三元关系。如果二元关系没有处理好,就像是地基没有打好,那我们上面盖大楼是容易偏的。
举一个例子,孩子出生之后,有的爸爸会嫉妒孩子,他会觉得孩子把他的老婆从身边抢走了。生命早期,尤其第一年,爸爸在育儿当中承担的角色不如妈妈重要,绝大部分是妈妈在承担。那爸爸的角色是什么?第一年是妈妈爱孩子,爸爸爱妈妈。在有的家庭当中,当老婆生了孩子后,老公会出轨,其实是因为母婴关系过于紧密,男人会觉得自己被排挤出去了,这是一种。第二种,男人也会心生嫉妒。如果男人是家里的老大,下面的弟弟妹妹特别多,那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会再次激活他以前那种嫉妒的感受,他会觉得父爱母爱会被夺走,这会涉及到孩子爸爸这方面的心理创伤。在生完孩子之后,女人绝大部分精力是被孩子吸引走了,我们要有一个强大的觉察,不可以把老公忽略的太严重。
第三,双方父母进入核心家庭。我处理过一个非常典型的个案,生完孩子,过完六个月的产假,两人都回去上班了,由公公婆婆到家里照顾孩子,整个家庭都“炸”掉了。从照顾月子的时候,娘家人和婆家人就已经吵架了,吵得特别凶。我们记住一个定理,就像是牛顿定力一样,夫妻关系是单打独斗的关系。在这样一个核心小家庭当中,双方任何一个家庭背景的人介入,对于双方情感,对于夫妻关系都是不利的。娘家人向着女儿,婆家人向着儿子,只要带着血缘,没有办法做到公平公正。
夫妻之间的小摩擦对于二人来讲,是必然要经历的功课,但激烈的争吵在对方的家人眼里,就变成了地震海啸,矛盾会扩大化,而且伴随着孩子的到来,家庭整个内部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内部的动力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如果婆婆控制欲很小,会是一个很好的带孩子的帮手,如果婆婆的控制欲很强,她和儿子是强烈共生状态,那她介入到小家庭当中,虽然也帮忙看孩子了,但随之而来的家庭矛盾会爆发很多,也会严重影响宝妈的心情。
疫情期间大部分人都困在家里了,很多宝妈也很崩溃,疫情期间回奶的妈妈也很多,为什么?因为婆婆是最佳的回奶神器。婆媳关系的本质其实是三角关系,是两个女人竞争一个男人的爱,这是人性,无好坏之分,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去尊重人性,不要去做挑战它的事情。不是说婆婆要把儿媳妇当成自己的闺女,其实婆婆是婆婆,妈妈是妈妈,这是两个不同的身份,两个不同的身份和性质也决定我们的相处模式是不同的,所以边界还是要把握好。
第四,处理婆媳关系方面也会有方方面面的潜意识。一个女性如果和长辈女性的关系没有修通的话,那她可能会把这种相爱相杀投射到婆婆身上,或者她潜意识也会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去完成她没有完成的功课。每一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情况,但绝大部分婆媳关系相对还是竞争关系,两个女人去竞争一个男人的关注和爱,两个女人去竞争一个小家庭的主权和话语权。
比较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是核心地位,在小的核心家庭中,夫妻是第一顺位,婆婆是自动退居到第二位甚至是第三位。当然这样的婆婆一定是建立在她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感,也有一个比较好的人格状态。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很有可能无意识跟儿媳妇抢儿子、抢孙子,抢占家庭的主权,谁做主,那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家庭纠纷。
第五,家务活。随着孩子的到来,家务活是会变得很多的,那如果丈夫能承担一部分,那可能也会减缓夫妻的矛盾。如果丈夫是大男子主义,觉得男主外女主内,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家庭矛盾,尤其是伴随着宝宝的到来,给宝宝清洗、喂奶、夜里看护,这些家务活的分配,如果是没有保姆的家庭,也会引起家庭内部的矛盾,比如公公婆婆觉得很累,宝爸宝妈觉得好像也没做什么。
我们会讲宝宝就是一个吞金兽、碎钞机,宝宝的奶粉、衣物、护理,包括如果宝妈身体不好,需要做产后修复项目,在短时间内支出变得非常大,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经济压力也会让我们变得很焦虑,焦虑就像头顶上的一块乌云,也会笼罩在家庭内部当中。尤其随着疫情的到来,我们的经济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去看到这一部分,夫妻两人去分享这一部分,不是把压力甩给一个人,夫妻两人去沟通,彼此去看到对方,可能就会缓轻很多。
第六,母亲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尤其是生理。在中国有高达40%的母亲会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的母亲其实真的不适合照顾孩子,产后抑郁的妈妈内在的能量是非常薄弱的,不能很好的照见孩子、看见孩子。孩子生命早期是需要在妈妈的眼睛里确认自己的存在,英文当中有个词being。如果孩子在母亲眼睛当中没有看见自己或是充分确认自己的存在,在妈妈的眼睛里看到了喜悦,看到了因为自己的存在妈妈很幸福,对于孩子来讲也是一种伤害。
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体内的荷尔蒙是剧烈的变化,变化的数值甚至是高达十几万倍,每个妈妈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身体的耐受力和敏感性和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母亲对于激素的变化是非常不适应的,从生产之前的孕激素非常高,到生完之后“刷”的就掉下去了,然后催乳素大量的上升,性激素、雌性激素大量的下降,这种急剧的升降势必会带来剧烈的心理变动,这也是为什么坐月子和坐月子之后这段时间妈妈很容易烦躁,心情波动起伏很大。
第七,生完孩子后,尤其是需要哺乳的妈妈,雌性激素和性激素大量下降。因为要分泌催乳素,催乳素会抑制性激素的分泌,这个时候妻子没有什么性欲,丈夫性的需求很大。性压力的缓解又是一个需要夫妻两人面对和解决的功课,这也是为什么在怀孕和生孩子这个特殊阶段很多男人出轨的原因。
第八,家里老人没有帮忙带孩子,选择雇保姆。怎样选择保姆呢?跟保姆划清边界,哪些事情保姆可以参与,哪些事情保姆是不可以参与进来的,这个边界的划分也是很重要的。
第九,育儿的焦虑。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我们要销售焦虑,这样才可以给我们带来业务,很多大的育儿群,其实都有利用妈妈的焦虑。我告诉我的来访者、宝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本能,我们人类进化了亿万年,我们是人也是动物,我们有自己的母性本能,我们依靠自己的本能和直觉就可以把宝宝健康的养大。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过于怀疑自己。
生过孩子的妇女,无论学历高低,面对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妇女,她会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很微妙。所以对于宝妈来讲,一定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把宝宝带的很好,一定可以做到,然后去学习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