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有故事,更有人生。作者狗子,自诩为酒鬼,爱喝酒,白酒和啤酒都可以,但更偏爱啤酒,只要有酒,其他都可以省略、其他都不是事情。他的胃不好,有时冬天就喝但并没有阻止他对酒的喜爱。爱喝酒、能喝酒、喝好酒,渐渐的喝出了情感、喝出了人事、更喝出了自己的成果。估计通过《放生》这本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痛快地展现了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更通过饮酒畅谈人生的迷茫,懂得了生命的艰难和可贵。
以酒会友。酒,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有事无事来一口,那种心境只有当事人能体会到吧!当走过很多的城市、见过很多的人,能让你留有回忆的没有几个,只能记得跟谁一起喝过酒,尤其是在醉酒的情况下,能记得谁请的客就已经不错了,如果还能记住你,无非就是你比我还能喝。喝酒真能喝出感情,可能有些人的认识来自酒桌上,觥筹交错中检验人设,喝酒的人品相不一,有酒后爱唱爱说爱笑,也有酒后无酒德,爱惹是生非、爱寻衅滋事、爱酒后闹事等不良行为。作者还好,喝多了就睡觉,不喝还睡不好。其实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酒量不是一般的大,看似七瓶八瓶,实则难以下咽,酒毕竟也涨肚皮。他虽然瞧不起酒量小的,但是酒德还在,也许有酒德的人天生就是怜悯主义者,要不就是打抱不平者。
喝酒在意境。喝酒本是解乏人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宣泄表达,可能只有心理学能解释。喝酒要有气氛、喝酒也要有时机,这些都大有讲究。作者喜欢一起喝酒的要觉得还不错的朋友,只要能一起喝酒,就也是自己的朋友了。作者喝酒从不计较地点,在淄博的街边摊位,几个人围成一圈,拿酒就喝,作者说过,自己如果可能,找一个志同道合者在一块一起天天喝酒,就为了等着死亡的来临。简简单单的就着酒一边干杯一边静静的畅想未来,这是喝酒人的意境。我也喜爱喝酒,但我真不爱被人灌酒,因为我真的不能喝,三瓶四瓶的量就已经足以。但是我馋酒,被朋友叫出去一起喝酒,总在酒量上卑微,甚至选择逃避。最讨厌跟领导喝酒,因为他不管你喜不喜欢,他先给你倒满白的,喝完再喝啤的,这哪是喝酒,简直是在要命,但有一点好事,就是你喝的领导满意,好像其他事情就是一点小事。我时常自斟自饮,买块猪头肉,再来杯啤酒,被啤酒花洗涤的胃瞬间充满满足感。我不喜欢青岛啤酒,感觉喝不到纯正的啤酒,我喝过他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直接和国内的不一个味道。我最近发现青岛的崂特啤酒好喝,毕竟小厂子以质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