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电视剧《小欢喜》《都挺好》《安家》中都出现了让人咬牙切齿的父母,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原生性家庭和不合格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乔英子、苏明玉、房似锦也都进行了反抗。电视剧只是戏剧性的给大家呈现了出来,现实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如何去改变这种情况呢?又如何去应对这样的父母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不被控制的父母》,作者是美国的琳赛.吉布森。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学专家。他用了大量的事例和论证来告诉我们,怎么样去走出父母的控制,去重新拥抱新的生活。
本书从两个大的方面分十个章节介绍。
父母的情感控制
作者首先介绍了一个人与不成熟父母相处时的感受。
一个不成熟的人都有明显的有十种风格:
第一:在他们的身边时,你感到非常孤独。
第二,与他们的互动是单方面的、令人沮丧的。
第三:你觉得受人胁迫,陷入困境。
第四:他们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把你放在第二位。
第五:他们不愿与你亲近,不肯对你敞开心扉。
第六:他们通过情绪感染与人沟通。
第七:他们不尊重你的边界和个性。
第八:你们之间的情绪性工作全部由你负责。
第九:你失去了情绪自主,以精神自由。
第十:他们可能很扫兴,甚至可能有虐待倾向。
紧接着介绍了不成熟父母的类型:
情绪型父母总是受自身情绪了支配任何让他们感到意外或不困的事情,都可能激起他们强烈的反应,比出《乡村爱情》当中的谢广坤,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
驱动型父母 目标非常明确《小欢喜》中的宋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只看中强硬的成绩很好的。很少关注他的感受。
被动型父母为人很友善,但总让伴侣来做“坏人”。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妈妈在孩子每次犯错时,只会对孩子说,你要再不听话,我就让你爸爸回来揍你,时间长了孩子在他在妈妈和他爸爸面前,完全是两个面孔,导致孩子以后很难管教。
拒绝型父母,他们尽量避免互动,并且期待家人对他们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关心他们的孩子。
可能有人认为孩子变成成人的话,就可以完全脱离父母的控制了。不需要了解这些。但这种想法是错的。
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泰国人在一头象很小的时候,就用一根铁链,把象拴在一个细细的木棍上,一开始象会尽力的挣脱,但从来没有成功,时间长了,它就认命了,不再挣扎,等到小象变成了大象,那根细细的木棍它可以轻轻的挣脱。但它却认为自己挣脱不了木棍的控制。这根木棍就像一只控制人生的手,父母对孩子小的时候的影响,让很多孩子在成年之后无法呼吸。我们即使离开了父母,但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却不可避免的受到父母的影响。并且会影响到下一代人。这才是最可怕的。
如何改变
调整心态.预判.拒绝
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看清楚不成熟的行动,这是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紧接着你要预判哪些是不成熟的行动。
最后你要勇敢的说“不”。
抛弃拯救
作者提到了要在父母互动中设置边界,并且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拯救
不成熟的父母,最喜欢通过很多事麻烦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会义无反顾的照顾自己的父母情绪,把自己放在了拯救者的角度。就像《乡村爱情》的谢广坤,每一次作妖,永强总会一脸无奈地帮助谢广坤,谢永强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那是我爸,我能怎么办?这就是拯救者的误区,我们要捍卫拥有内在体验的权利。勇于说“不”。
认识自我
我们要如何捍卫自己的内在体验呢?
这就进入了本书的第二大部分,获得情感独立,要学习自我成长的新技能。
作者又提到了自我这个概念。《带着蛤蟆去看心理医生》讲述了蛤蟆在心理医生苍鹭得帮助下走出抑郁的故事。苍鹭先生第一次给蛤蟆先生做心理疏导师时候,就问蛤蟆先生:是谁要做心理疏导?
蛤蟆一开始在犹豫。因为它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而活着,它为了让别人高兴而努力的去迎合别人,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间长了就没有了自我,但在苍鹭先生的引导下他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努力摆脱了过去的阴影走出了自我。
他的童年就是遇到了严厉的父亲和一味忍耐的母亲,导致他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内在自我是一个人内心最深处所感受到的自己。
作者提出我们可以用以下五种方法与内在自我建立更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留意你内在的身体感受,
弄清楚感受的意义,
不要评判和批评自己,
明确自己的需求,
畅享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归属,
一个人要珍惜自己的内在信息,做出重视与保护自己的决定,并通过正念冥想和日记来改善于内在的体验性连接。
扫除思想垃圾
通过上面的方法寻找自我,你就能够认识到自己,认识到自我之后,你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去扫除思想垃圾。
心里垃圾,是指原本不属于你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引发羞耻感,恐惧,强迫性焦虑,绝望、无助,悲观和自我批评。
不成熟的父母会让你思想消沉、抑郁,更利于他们控制,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内心的这些悲观的情绪全部扫除掉。
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不要相信任何让你感到沮丧的想法。当你产生任何“我应该”或“我必须”想法时,请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做到上面两点,你就基本上可以脱离父母对你的影响,重新去拥抱积极健康的人生,而且从你这里开始,不会再有什么坏情绪去影响到你的下一代人。
就用作者琳赛.吉布森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我希望你在读完这本书后,能有一种被理解,被赋能的感受。能建立新的自我连接,拥有全新的自我理解,去过一种崭新的生活。父母给了你生命和爱,只不过他们只知道以那种方式爱你。可以因此而尊重他,但不要让它们在控制你的情绪,你现在的任务是自我成长,成为一个真诚的面对自己与他人的人,如果你发现这本书在这方面有所注意,那么的梦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