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下来,我对工业设计的解读是——给功能产品一个优雅的展现形式,工业设计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造型语言、展示效果的堆砌,是缺少韵味的,或许很酷很美,却不会激起用户的心流。心流,我认为是人和产品之间关系的高点,设计物充当载体,实现设计师和用户的交流——就像能猜到的谜语,但你不说我没想到它可以成为谜语;还像猜到后我懂你的梗,你也很知我的心的惺惺相惜。
能让人产生心流的设计点是较难被追寻捕捉到的,要做到挺不容易的。一个很关键的点——巧妙,几个有些许联系、或者毫无联系的事物,通过功能实现上的需要,将他们的关键点拆解、变化和再结合。
有一款钟的设计,将钢琴琴键横向排列变成圆形阵列,时针分针做成突起将键顶起,以显示时间。看到这个设计,会觉得耳目一新,会不自觉的去揣测设计师的创作心路。想象是设计师本人跟琴有过一段交流,或许喜欢弹琴,或许周围有琴,琴触达过他的思考:琴的一些特征能和什么概念产生意义上的联系?琴键按压式的结构能用来表现什么,不同的按法效果上有什么不同?钢琴由人创造性的来弹,是高雅艺术,假如说按照规矩去弹,是什么呢?能用来传达、显示有规律的什么信息吗?这么的去反推,能稍微看出些端倪。
设计师本身要灵敏,思想开放善联想。越久越觉得联想的重要性,人是很需要联想的,艺术、设计甚至科研,任何创造新物,或者探索未知的企图,都需要一些联想力作支撑。
记得一个老师讲过:你的优势是别开生面,你只能用创造性的方式重新定义成功。这种认识太深入脑海了,我崇尚好奇心,认同趣味,认同美,关于想做的东西,脑子里还有一堆可发散,但没有深入去想过的东西。稍微会点发散了,却比较难收回来。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太不够,没有信心做到打动自己才选择了不做工业设计。但还是非常乐意带着设计教会的东西感悟生活的。
关于这次毕业设计,因为之前所做的东西都是点状的,没有线程感,没有铺开面的感受。所以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切入点,也不想做导师的项目,就只是懵懵懂懂,乱冲乱撞,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还是想从联想上做一些文章,或者做一些能启发人们想象力的东西。
之前有研究过云音乐,看到它有跑步模式,驾驶模式,当时就觉得跑步模式很棒,音乐和人之间,除了单纯点对点的发现外,还有这么有趣的和人有些互动性的发现方式了。
也有联想可能还会出现的场景,以及结合智能设备的一些可能性。然后想了想,觉得吃饭是很大众,频次又很高的事情,是一个有可能的场景,便想往这方面去做了。开始是希望通过菜和音乐以感觉和联想作为结合点,当时的设计说明是这么写的:xxx是一个将味觉与听觉结合的设计,旨在通过通感的联想训练,启发使用者的想象力和认知力。我希望它可以形成一张想象力的网,关于A,大家想到了B,C,D,E...在这里,一个人可以是仅仅贡献了一个点,却可以看到一张网,他可以在这张网上寻找能和自己共振的元素,就找到了可以深入挖掘的方向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我能想到的方式就是:联想标签、联想评论、添加联想物。后来我发现,这种想象太空洞了,其实是脱离了音乐、食物的一个很大很大的理想。后来我决定从食物本身出发,看看会有什么可能。
越后来越发现,这种场景要比跑步复杂的多,跑步我推测和步频、心率、时长、口味偏好、时间等有关,吃饭可能就和场景,菜式,进餐节奏,菜的原料,做法,色彩,味道,口感等有关了,这些点还是比较难去监控分析到的。换种思路,吃饭不止和菜有关,还和人有关,人在菜里加了什么,吃掉了什么,是和人相关的变量,根据这个去推荐比单纯分析菜推荐音乐更有互动感。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