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成长就像是破茧,总要经历那么些挣扎和痛苦,才能脱胎换骨,光彩照人。
学生是独立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人,他是一个具有着自我思想的独立个体,不从属于任何存在的自由平等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成长路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体魄,不同的灵魂,有所长,也有所短。当我们用同一个尺子来度量他们的长短优劣,无异于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做好一模一样的罐头,扼杀了无限可能。他们的眼前固然有十分重要的高考,可他们未来还有同样重要的几十年的人生。学生是学习的人,可是这种学习并不单单在课堂上,要学习的也不仅仅是某些科目,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之间,在矛盾与冲突之间学会成长和生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成为他最好的自己,包容,接纳,理解,欣赏,赞美。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或许他现在具有调皮、顽劣、不上进……等等或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也不应该放弃他。他现在是这样的人,但不意味着始终是这样的人,要对他们的未来有信心,这不正是教育的作用吗?学生是在发展的,这种发展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之前所经历过的事,一定会对之后产生影响。你现在看到的他是从从前的他里走来的,如果他现在做出某种让你匪夷所思、莫名其妙的行为,不妨尝试去了解他的过去,在岁月的遗迹里总能发现端倪。
讲座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一个高中的男孩子,虽然身高一米八几,但是往往弯腰驼背,看人的目光也总是怯怯的,是极度缺乏自信的表现。老师通过心理访谈和这个孩子聊天了解到:在他还是小学的时候,家境比较贫寒,兜里基本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这个孩子本身就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感到有一点自卑。有一天,这个孩子拿出自己过年时候存的压岁钱,买了一批小水枪送给了全班的男同学,想以此举来拉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建立起一段良好的关系。当然,收到礼物的孩子们是非常高兴的,于是他们就在午休的期间互相滋水、打闹、吵闹,结果他们的班主任突然推门进来,看到此情此景十分生气,大声训斥了他们,收缴了所有的小水枪,并要求这些男孩子们把它踩成碎片。水枪被当众踩成碎片,这个孩子的心也被踩成了碎片。即便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他依旧无法对当初的那件事释怀。令人欣慰的是,心理老师直接根据他的描述,找到了他当初小学时的那位老师,向他言明了这件事。那位老师听说之后十分抱歉,他当时也只是一个新手教师,对于突发状况也没有能力很好地处理。最后,这位老师买了一把大大的水枪到学生面前当众致歉。在这位老师来之前,这个学生也许想过将他拒之门外,绝不原谅,也许想过也要当着他的面把水枪踩成碎片。但最后当这个老师来的时候,他只是默默接过了水枪,没有说话。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也太不公平了,受了这么多年的痛苦,就这么一句道歉就能抹平吗?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对这位学生来说难道就是好的选择吗?长久地恨一个人是很痛苦的,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从恨中走出来,正确面对,积极解决,宽容接纳过去,从容地拥抱从前的自己,才真正走出过去,得到救赎。
想要做好一位教师就要读懂学生。读懂学生,要犀利观察其表现,透彻分析其动机,才能快速判断学生的心理需求,懂得学生的情绪表达,找到学生的行为的原因。
要想读懂学生,需要理解,耐心,包容和爱。当你具备了以上几点,你就能听到心被叩响的声音。当然,在这之前你一定是做好准备的,如果你毫无准备,请不要随便叩响那扇窗。这是给教师的建议。
当那扇窗打开的时候,久违的阳光和清风便会涌进来,带走潮湿和阴冷,屋内金色泼洒,窗外春草遍地,冬天已经过去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