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劳动课与养活教育》。
四、养活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
现代社会的人接受学校教育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在于,人们普遍没有把“作为动物的人”与“作为人的动物”这两个概念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如果不搞清楚,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终身伤害。
两者的教育方式,既截然不同,相互之间又有紧密的联系。
首先,要把孩子“作为动物的人”的教育做好。这个教育与孩子的生理成长密切相关,过了相应的年龄,就很难施教,是没办法过几年再说或是今后再弥补的。 人从出生之日起,本质上和动物没有区别,这时人就是一种“作为动物的人”。动物的繁衍、成长过程基本雷同。
狐狸爸爸、母鹰、母虎都会通过强制方式让孩子学会生存,然后逼着孩子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这就是动物的本能。动物之所以能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就是因为它们永远不丢掉养活教育。难道“作为动物的人”,和狐狸、雄鹰、老虎有本质区别吗?难道人类的孩子,无论生理上怎样成长,都能永远做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婴儿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人从生下来那一刻起,生理的成长就必然伴随着行动能力和心智的成长,一般到13—15岁时基本定型。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前没有完成养活教育,结果是相当可悲的,也是事后无法补救的。
说完“作为动物的人”,再说说“作为人的动物”。 针对“作为人的动物”,养活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吗?有,内容更丰富,也更复杂一些。 前面说过,人类是统领地球的物种,是动物之王,所以人类的养活教育和动物有所不同,有心智、情感、智慧的培养和交融。我创作的养活教育歌曲《养活自己是人物》,歌词是这样写的: 从小手脚就爱动,跟着大人找事做。烧饭洗碗叠衣被,做菜手艺也不错。我的双手更灵巧,跟着大人练干活。栽树种菜学饲养,丰收让我真快乐。 养活自己助别人,共同成长最幸福。手动心随脑思考,双手能干是基础。 手巧脑灵趁早练,少小不练人生误。人人都从少到老,不能自理要吃苦。动物尚且自养活,何况我们是人物。手巧带动脑思考,体勤之人信心足。 养活自己助别人,共同成长最幸福。手动心随脑思考,双手能干是基础。
人类的显著特征包括深邃的思考、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还有对各类知识的掌握。这些,都可以结合“作为人的动物”的养活教育来进行。 “
作为人的动物”的养活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养”的形成。什么是教养呢?就是一个人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状况,它是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其中又以家庭教育所养成的道德行为水准最为重要,是“遵守规矩,在意他人”的他律教化的显现。
礼貌,是言行谦虚恭敬的表现。而教养,一般指不仅有礼貌,而且具有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礼貌和教养不完全是一回事,礼貌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的人不一定具备很好的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 礼貌是外在的,是可以训练的,甚至可以假装的。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内在可能是自私的、虚伪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综合形成的内在素质。而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是对他的外在行为,而且是对他的内涵、道德和品质的肯定。礼貌坚持得久了,也可能演变成发自内心的行为,转变为教养。由此看来,礼貌是教养的表现之一,也是教养的基础。
教养的形成,和养活教育密切相关。 智商是天生的,优秀是教出来的。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首先是有教养,其次是有知识、有能力,能解决人生的各种问题。
教养的基础是什么呢?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人绝不可能有教养。教养的基础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对孩子进行养活教育,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养教”。 养教是教养的基础。
一个孩子的教养,可以通过养活教育的程度来体现。他对事物的理解、他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体现在养活教育上。 没有养活教育,就不可能有教养。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已经证明,将来的事实还将继续证明,养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时代不同,人们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但做为动物的生存本能不会变。如果脱离了生存说教育,是空想主义。人又高于其他动物,所以只有生存不能的人又太不像人。
完整的人生,是解决了生存问题后对诗和远方的不断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