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之罗隐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上京赶考路上,路过钟陵县(今江西进贤县)认识了一位官妓云英,两人相见恨晚,数夜风流,此后女子把宝押在罗隐身上,想罗隐进士之后能够回来迎娶自己,结果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后,罗隐再次经过钟陵县,又遇到了苦心等他的女子云英,云英一见罗隐仍是当年那般寒酸,十分惊讶的问道:罗秀才怎未脱白?我想,此时的云英更多的应该不是嘲讽,而是同情和失望,十二年的痴等,换来的仍然是一袭布衣,面黄肌瘦的落魄书生。女子美丽的青春又怎能消受得起几个十二年呢?

没想到一句带着同情与疑惑的问候却深深的刺痛了罗隐,其当即写下这首《赠妓云英》,也就是开篇那首诗: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然而,卿为何未嫁,罗隐没有半点自知之明吗?司马迁还说过,女为悦己者容。在云英面前,罗隐又怎么能写出如此挖苦对方的诗句呢。由此可见,罗隐的十三不第非其才能不及乃是性格使然。

        罗隐,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人,由于参加了十多次进士考试全不及第,改名罗隐,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

        罗隐之所以有十不第的科考失败经历,其根本原因有二,其一:嘴欠,上文从他嘲讽云英可见一斑,如果仅仅嘴欠还不至于十不第,更重要的是,他会写文章,他的文章中几乎全是清一色的讽刺挖苦当朝的为政者,如他的《谗书》和《两同书》,虽然罗隐写书的目的是想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然而,书中尽以揭露讽刺当朝官员,让这些人读到此书时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试想这么个人,怎么可能让主考官来录取呢。

罗隐找过很多关系,如当时权倾朝野的令狐綯和继任宰相郑畋,但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与进士无缘,特别是到第十二次科考时,皇帝看了罗隐的试卷,认为是个人才,要录取,结果下面所有官员都一致反对,连皇帝也只能作罢。

如果说罗隐在写诗方面确有奇才,但在做人方面应该是非常失败的,俗话说,端人家的碗要服人家管,罗隐一边想当官,一边又对官场予以无情的嘲讽,这种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做法只能是把满朝权贵得罪个遍。

         其二,罗隐长相奇丑,在以貌取人的唐代,男子相貌是官场的一块敲门砖,如当初的王维,玉真公主一见便惊为天人,而罗隐,恰恰相反,不见挺想,一见作呕。据说当时宰相郑畋的女儿长得国色天香,又喜吟诗作赋,一直待字闺中,后年龄大了,家里催婚,其女儿说,她只喜欢罗隐,非罗隐不嫁,因为她经常读到罗隐的诗,特别是那首《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其父无奈,只好邀罗隐来家,并事先约好让女儿在帘后窥探,当女儿看到时丑陋无比的罗隐之后,立即把罗隐的所有诗集一把火烧掉,并发誓此生再也不看罗隐的诗。

        科场和情场均失意的罗隐,终于丢掉了官场梦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隐居生活,当然,罗隐之所以隐居还与当时的战乱相关。四年后,战乱稍平,罗隐离开池州又游历了郑州润州等地,于三年后回到杭州。

        罗隐虽未获得功名,然其名望早已江湖上传播开来,首先看中罗隐的就是当朝宰相令狐綯,有一次,令狐綯的儿子令狐滈中了进士,罗隐为其写了一首贺诗,令狐綯看后对儿子说:“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罗公一篇耳”,可见令狐绹对罗隐诗歌的崇拜。

        罗隐诗歌几可与小李杜相提并论,对后世影响远远超出了李商隐,其现存许多名诗名句,让我们随口道来,如: 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又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再如: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 罗隐诗大可分成几类:咏史怀古,献酬寄赠,感怀行旅和咏物讽喻,而四类诗中尤以忧愤冷峻的咏史怀古诗为最,可谓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纵杜二在世,亦当拱手相让。兹摘录一首讽喻到骨的诗:

《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表面看这是一首很普通的诗,浅显易懂,然而,其中的典故却是那样的滑稽讽刺,据《幕府燕闲录》载,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训练的猴子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并给予称号叫“孙供奉”。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就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

        回到杭州的罗隐,本以为就此终了一生,不想竟被时任杭州刺史的钱镠

看中,厚礼重聘,得到知遇之恩的罗隐自然不敢懈怠,这期间,罗隐为钱鏐出谋划策,为当地百姓修渠开河,使得杭州出现了米鱼之乡的盛况,后钱鏐投靠朱温,做了吴越之王,罗隐也就一声叹息,无可奈何。罗隐病重之时,钱鏐亲自探望,并留下“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这是作为王者对其辅臣的最高评价,罗隐一生得其知遇之主亦幸矣。

罗隐一生留下了五百多首诗,其咏史状物打破了传统的思想窠臼,其立意非常人所能思之,其一生悲愤之气盖只有其不朽之诗方能息之。吾读其雪,感其乃有悲悯之心,亦录如下: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走了,其悲吟之声却千古不绝,晚唐之余韵,有罗隐一人,足矣。

《唐才子传》如此描述罗隐:

  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卷首《过夏口》云:"一个祢衡容不得,思量黄祖谩英雄。"镠得之大喜遇,以书辟曰:"仲宣远托刘荆州,盖因乱世;夫子乐为鲁司寇,祇为故乡。"隐曰:"是不可去矣。"遂为掌书记。性简傲,高谈阔论,满座风生。好谐谑,感遇辄发。镠爱其才,前后赐予无数,陪従不顷刻相背。表迁节度判官、盐铁发运使。未几,奏授著作郎。镠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转司勋郎中。自号"江东生"。魏博节度罗绍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时亦老矣,尝表荐之。隐恃才忽睨,众颇憎忌。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且介僻寡合,不喜军旅。献酬俎豆间,绰绰有余也。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与顾云同谒淮南高骈,骈不礼。骈后为毕将军所杀,隐有延和阁之讥。又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従。隐忽来谒,女従帘后窥见迂寝之状,不复念矣。隐精法书,喜笔工苌凤,谓曰:"笔,文章货也。今助子取高价。"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言》、《湘南应用集》、《甲乙集》、《外集》、《启事》等,并行于世。《易》戒毋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罗隐以褊急性成,动必嘲讪,率成谩作,顷刻相传。以其事业非不五鼎也,学术非不经史也,夫何齐东野人,猥巷小子,语及讥诮,必以隐为称首。凋丧淳才,揄扬秽德,白日能蔽于浮翳,美玉曾玷于青蝇,虽亦未必尽然,是皆阙慎微之豫。阮嗣宗臧否不挂口,欲免其身。如滑稽玩世东方朔之流,又不相类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42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2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91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00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70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7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5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22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4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6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62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8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