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杜甫》

              记——《杜甫》

    诗人本在江湖。

    假期有幸前往北京人艺欣赏冯远征老师的话剧《杜甫》,受益匪浅。

子美的一生困顿流离,仕途蹭蹬。在安史之乱的年代,他的言行不被世人所理解。甚至他的妻子也并不认可。话剧的序幕,子美与李白,高适同游汴梁。三人斗诗游乐,壶中天地,酒中乾坤,不亦乐乎!可就在斗诗之际,安史之乱爆发,惊破霓裳羽衣曲,也惊散了诗朋酒侣。三人只得各奔东西。可这一散,三人的人生路却差之千里。

子美一人仕途失意,投奔严武。奈杜甫性格急躁,有自己的个性,与世交严武恐难相处,只得携妻折向成都,在浣花溪畔盖个草堂,以为栖息之所。

严武听母之言多次为杜甫举荐,却因总是政见不合而不欢而散。罢了,杜甫就是杜甫。高适更是花言巧语,成为当朝幕府的走尸,用巧言骗取杜甫吹捧军队。那时的诗界大乱,哪里还有诗香?不过都是为功名罢了。退居草堂的杜甫心忧民众,经苏涣指点,心中无端狂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十年离乱,沧桑变红,物是人非。巢穴并非是鸟的归宿,蓝天白云才是鸟的故乡。江湖暴涨,杜甫死于江浒,唯有其诗歌为后世所传颂,永远回响在辽阔的中华大地。李白曾对子美说过:“杜二老弟,人生得意须尽欢呐!”如果让他再活一次,也许他本可以像李白一样,白衣飘飘,英姿飒爽,挥一挥衣袖,口出莲花般诗句首首。

正如苏涣所言:“杜二的病太深了。”杜甫的一生苦尽,官场逼迫,恰逢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昏暗,没有什么诗名。他只是慨叹,自己一生心怀天下,却不得政,无所为。最甚在饿晕时,仍心念百姓,对诗词情有独钟。他虽然没有什么诗名,也并不被别人理解,他没有李白潇洒,没有高适显达,没有苏涣乖张,有的只是冷落、排斥、嘲笑,但他一直都有一个高尚且高贵的灵魂,他包罗万象,处处皆可涉猎。他的一生活在诗中,感受诗之江湖所带来的味道。

他的一生或许是疾苦的,但他永远活在诗中,感受其中所带来的快乐。

诗之江湖,余韵千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