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完了陈忻的《养育的选择》一书,个人认为这本书并非像豆瓣里批评地那样知识浅显,没有深度,而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实用育儿指南。
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在美国大学任教,而且她自己也是两名孩子的妈妈。她把科学的育儿理念与中国妈妈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结合,真正地去解决妈妈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是一本非常接地气的好书。
本书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并且都给出了答案和一些应对技巧。
一、我的孩子有安全感吗?
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跟亲子互动的模式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理解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通常我们就不需要时时刻刻担心孩子会缺乏安全感。
Tip1: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比说教更有效 Tip2:了解未知事物越多,安全感越多 Tip3:幼儿园的分离焦虑并不是缺乏安全感
二、早教有必要吗?什么是好的早教?
早教非常有必要,但早教不是越多越早就越好。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对孩子充满爱的照料,让孩子身体、智力和社会化情感等方面均衡发展,从长远来看,这才是好的早教。
Tip1:充满爱的照料是宝宝良好发展的基础 Tip2:鼓励宝宝通过感知和运动探索世界 Tip3:玩具不是越贵越好,泥土花草都是宝宝最好的“玩具”
三、敏感期是否真的无处不在?
流行的“敏感期”被大众泛化和夸大了,父母既不要被敏感期禁锢,也不要消极等待敏感期。给孩子有质量的互动,了解孩子的发展共性和个体差异,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给孩子适度、均衡的学习内容,才能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Tip1:了解宝宝发展的共性和差异,才能因势利导
Tip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被证实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四、电视节目是早教还是伤害?
研究表明,两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看电视,真人之间的互动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但在这个数字时代,也不必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适当选择,适当使用多媒体,让孩子从多样化的渠道学习,才能平衡发展。
Tip1:控制看电视时间(两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让他们看电视,如果实在要看,尽量控制在每天15分钟以内。2~3岁的孩子,也以每天看30分钟以内为好。3岁以上,和宝宝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
Tip2:选择合适的节目(变化缓慢的画面,简短的故事,对婴幼儿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如《邦尼和朋友们》《托马斯和他的伙伴们》)
Tip3:和孩子一起看节目
Tip4:把节目和阅读、生活联系起来。尽量把节目和书籍中学习到的和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加强印象和理解。
Tip5:多提供屏幕以外的活动机会(玩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户外活动、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五、规则会破坏孩子的天性吗?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父母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就不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用爱、理解来赢得孩子的合作。符合儿童天性的规则养成,才能让孩子懂得自由的边界。
Tip 1:理解和适当引导孩子,避免火药味 Tip 2:坚持的是底线,灵活的是方式。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意愿能够被父母倾听并满足,他们就愿意遵守规则。
Tip3:启发孩子思考,从内心认同规则
Tip 4:偶尔让步,让孩子感受爱与界限
Tip 5:避免不规律的生活和规则的随意性
六、我的孩子为什么脾气那么大?
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都处于初级阶段,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和管理情绪。父母需要观察、理解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逐步让孩子学会合适地表达情绪,不要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和性格联系起来。
Tip1:认同情绪切忌盲目和简单粗暴。注意表示认同情绪的时候,不要以大人的方式去替孩子归因,只需要纯粹地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就可以了。
七、延迟满足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吗?
延迟满足并不是简单地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是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这是自控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自控力的培养就在生活的点滴中,父母要从全局出发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不要纠结于“满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个问题。
Tip 1:在合适的情景中,让宝宝等一等
Tip 2:合情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形成良性循环
八、为什么越称赞,孩子越说不得啦?
称赞有方法,父母们不必过分担心和焦虑,给孩子更多的爱和真诚,让他们明白成败只是结果,过程的付出和收获是更美妙的事情。只要父母和孩子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孩子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长。
Tip1:称赞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无须拘泥形式
Tip2:用心观察、真心欣赏孩子,给他适量适当的称赞
九、孩子会越挫越勇吗?
父母在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他们情感上、认知上、思维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持,不让孩子去打毫无准备的仗。通过父母的支持、引导,形成抗挫折能力,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坚强意志的后盾,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Tip1:孩子,你不必那么完美
Tip2:鼓励孩子说出感受
Tip3:认同情绪,给孩子适当的建议和鼓励
十、要不要鼓励孩子争第一?
淡化不必要的竞争,正视不可避免的竞争,让孩子学会对过程的体悟,而不是对输赢的关注。帮助孩子学会以解决问题的思维面对竞争的失败,既不为失败自暴自弃,也不为成功沾沾自喜,并从中学会与他人的合作,这些对其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Tip1:鼓励孩子自己和自己比较
Tip2: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培养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培养他们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并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抱怨,而是专注于想办法解决问题。
Tip3: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十一、快乐成长就是让孩子时刻都快乐吗?
“快乐教育”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为“获得快乐的教育”——它并不是让孩子一直快乐,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获得快乐,这才是“快乐教育”的应有之义。重要的是,父母在孩子不快乐的时候要抓住机会,帮助孩子获得成长的能力。
Tip1: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
Tip2:学习本身是快乐的,并伴随成就感
Tip3:知道边界和规则的孩子更快乐。具备与人交往的能力,能理解他人的情感,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规则,知道行为边界,这样的孩子反而更快乐。
Tip4:懂得感恩的孩子更快乐。要注意适度,给孩子一些机会理解父母的感受,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并将这颗感恩的心慢慢地从家庭扩展到外面的世界。
十二、这孩子听话会抹杀孩子独立性吗?
“听话”并不意味着无条件顺从,而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倾听的能力,这对孩子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倾听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即我们所说的“听话”和“个性”并不互相矛盾,更多的时候,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规范的独立个体。
父母经常和孩子交流,注意说话放慢语速,和他们对视,这样他们能够更容易听到父母的话,并加以理解。在和宝宝讲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注意力、大脑加工能力和记忆能力。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耐心,不注意听他们讲话,没有恰当地回应;或者对孩子没有丝毫要求,从来不要求他们听从自己的指令,那么,孩子慢慢地就没有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把别人讲话当作耳边风。
Tip1: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石
Tip2:培养孩子“独立性”需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十三、学习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吗?
认识并体验世界的规律即学习,是和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发展的,而不是对立的、互相伤害的。想象力、创造力不是空中楼阁,它们有基础,有依据。孩子对世界的持续学习和理解、好奇心和兴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源源不断的养料。
Tip1: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自由表达
Tip2:用“合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要站得高一些,不需要对眼前的某件事情无比纠结、无比焦虑。一个学期的画画课是促进还是阻碍儿童的想象力,不仅取决于这一个学期的画画课,还取决于多个作用力的合力,比如,孩子除了画画课,还有其他活动吗?谁对他的影响最大?他自己的性格/兴趣怎么样?……当我们心中有了合力这个概念,就会少很多纠结。
整本书读下来,全文主要提倡的思想是我们需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仔细用心地去观察,并充分地去理解和尊重孩子,适时适当地给予回应和引导,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孩子,能让孩子获得更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