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假期跟着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共读了一本书,有很多感悟。
其中一个是,要想读书有收获,好的读书方法必不可少。我的语文怕是要从小学开始补了。
今晚很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王松舟老师的一个线上讲座——《新学期一线教师如何进行快乐读书吧导读》。听完才知道小学语文每个单元都有“读书吧”,从一年级开始慢慢渗透融合语文要素的整本书读书方法。
讲座内容与感兴趣的“读书”有关,王崧舟老师更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位“诗意语文”的代表人物,自然觉得庆幸。
还记得儿子五年级暑假时,我们一起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长相思》。
电视画面中,一位中年男子用他醇厚磁性的男中音,领着一群孩子时而追寻纳兰性德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向着山海关进发的艰苦行程;时而欣赏营帐中灯火辉煌的宏伟壮丽;时而感受被关外肆虐风雪惊醒睡梦的将士对故乡的依恋。他和孩子们把这种种感情融入反复吟诵之中,慢慢咀嚼文字之美。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我和儿子也跟着老师高声一遍遍吟诵,这首《长相思》就这样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许久许久还会背诵。
02
今天讲座的前半段,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小学语文读书吧的内容,让我们对小学生读书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年级孩子
主要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绘本,包括童谣、儿歌。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让孩子与父母一起读书,学会分享、讲故事,成为故事大王。最好带孩子养成逛书店的习惯,如果能让孩子学会拼音,那就能开启更早、更好的自主阅读。
二年级孩子
主要读童话和儿童故事。
引导孩子留意书本的封面,书名作者从书名中猜主人公的趣事,培养边阅读边猜想的习惯,阅读完成之后要学会整理好书籍。
这里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到了二年级下册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知道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哪一页结束,学会与同伴分享。
这好似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地方,但是一本书的目录就是一本书的结构框架,是我们把一本书系统起来的抓手。
很多孩子哪怕上了初中,还对目录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容易出现学的知识散碎,不系统没办法灵活运用。
在我眼里,拿到一本书,学会看目录的孩子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样的习惯培养竟然是二年级下学期就开始了。
尤其是孩子在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时候,古代小说都是章回体,一回或若干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串起了长篇故事。
回目是对偶对仗的,可能几个回目组成了一个小故事,刻画了一个人物,小说中人物与故事相连,环环相扣。
孩子们可以从每一回的回目猜出讲了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便于记忆。
目录,也就是回目的作用不可小觑。
03
三年级孩子
阅读又回到了童话,和原来浅显单薄的童话相比,现在提倡的是阅读童话集。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稻草人。
指导孩子在读童话时发挥想象,想象成书中的主人公与故事中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把自己放进去和人物共情共鸣,从而受到滋养和教育。文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传播善良和爱。
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有时候你有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有些成绩并不突出的孩子想象力却非常丰富。而有些成绩好的孩子,因为过于追求标准答案而失去了发散思维的勇气和能力。
三年级下册推荐学生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故事里边含着大道理,学生要先读懂内容,然后去追寻背后的道理,最好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哪怕是千年前的故事对现在也是有意义的。比如“偃苗助长”,很好的给大家展示了急于求成的危害,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有教育意义的。
四年级孩子
开始读神话故事,此时成年人且记要放弃这种态度,神话都是假的,骗人的!
其实这些神话是先民面对大自然、生命、人生做出的思考,是他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是很多哲学命题的起源。对他们来说是信以为真的现象,是在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讲出来的事情。从另一方面来说,神话故事,一般都气魄宏大,人物、情节神奇,能够提供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四年级下册开始接触科普读物,比如人手一本的《十万个为什么》。说起科普读物,在新冠肺炎发病的初期,我们是多么热切地寻找着病毒的秘密,相关的科普文件被广泛传播,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安全保障。
在指导孩子阅读科普读物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不理解的术语,要让孩子们试着去理解。
具体怎么操作呢,比如可以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查工具书,请教别人,上网查阅资料……,把课本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好好推梳理应用一遍。
读完之后还要想一想这本书讲的有没有道理,现在对一些问题有没有新的观点出现?这正是在向学生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时机,也是向学生展示创新科学求真精神的场所,毕竟我们的新知识新成果太多了,以前的问题很可能有了新的突破。
04
五年级孩子
开始接触民间故事和中国古典名著。,到了六年级孩子们开始读《童年》《小英雄雨来》这样的成长小说。
指导孩子们理清人物关系,围绕着主人公、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关系来读懂小说。那些生动的故事情节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记住性格各异的人物,多给孩子展示一些不同性格的形象和对应词语,为初中语文学习打基础。
这些成长小说会对孩子们的性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一些写得非常生动的人物传记,孩子们的职业选择或者人生理想都会打上读过书籍的烙印。
特别孩子到了青春期,一些你无法直接指导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读书,特别是精彩的人物传记来进行指导。
阅读成长小说,这会是你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积极人生道路的一个好很好的助手。
感谢今晚王老师的细心梳理,让我从小学补了补读书这门课,道阻且长行将至,慢慢来吧,愿你我能成为一个爱读善读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