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狭间之战是发生于日本永禄三年(1560年)五月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发起方今川军在敌方织田军的奇袭之下,今川军主帅在自己的营帐里被斩杀,引发了今川军的大崩溃,致使织田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织田军取得桶狭间之战的胜利,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也涉及到了战争谋略的运用。织田信长作为织田军的统帅,他在战场指挥上的画龙点睛之笔莫过于擒贼擒王。织田信长此次奇袭,实现了摧毁敌人的主力,拿下敌方首领的目的,以此瓦解敌方的整体作战能力(引用《三十六计·擒贼擒王》,原文: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这是以小制大、以弱谋强的用兵原则。当己方军事实力远不及敌方军事实力时,要想办法拿下敌方的王,也就是打掉敌方的指挥系统,才会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桶狭间之战中,今川义元相当于今川军的王,必须对这个王予以消灭。只有如此,织田军才会在兵力远少于今川军的情况下(织田军奇袭兵团只有两千余人,今川义元本阵五千人,今川军在全局战场上有两万五千人马),达到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战争效果。织田信长在此战中没有计较一城一地的丧失,而把握了擒贼擒王的精要,所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反观今川义元,他统领的本队之外的其他各支今川家兵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局部胜利,但是本队被奇袭,自己则饮恨沙场、身死名裂。通过这些事实,验证了:如果只满足于小的、局部的胜利,从而丧失了获取大的、全局胜利的战机,这样即使减少了士兵的伤亡,也会成为将军的累赘(léi zhui)、统帅的祸害,使全局的胜利毁于一旦(引用《三十六计·擒贼擒王》,原文: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功之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