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给“蜗牛”的解释是“拼音wō niú,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呈扁圆形或圆锥形,有螺旋纹。吃草本植物的表皮。”蜗牛在古代称作什么呢?《尔雅》谓之蠃,孙炎注云:以其负蠃壳而行。南北朝时期医药家陶弘景曰︰蜗牛,山蜗也。形似瓜字,有角如牛,故名。从这句话中可看出,蜗牛之前也叫“山蜗”。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曰:其头偏戾如,其形盘旋如涡。故有娲、涡二者,不独如瓜字而已。其行延引,故曰蜒蚰等。
“蜗牛”在鲁西南区域也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有蜗拉牛、蜗拉牛子、蜗罗牛、蜗罗牛子、蜗罗牛儿等。鲁西南方言口语里“蜗牛”,不是说的蜗牛,而是说的“指纹”,如清代桂馥在《札朴·乡言正字》说曲阜地区方言里的“指纹曰蜗牛”。
“蜗牛”是一种好药材,如《简易》记载:“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圣惠》记载:“大肠脱肛:用蜗牛一两,烧灰,猪脂和敷,立缩”等。关于“蜗牛”还有个有趣的知识点,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多颗牙齿;尽管拥有这么多的牙齿,却无法咀嚼食物。
在国外,蜗牛是世界七种走俏野味之一,列国际上四大名菜(蜗牛、鲍鱼、干贝、鱼翅)之首,不过笔者对吃蜗牛兴趣不大,只是陪同好友吃过几次西餐尝过,也就那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