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企业如何搭建质量管理框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系统搭建与提升,带来的价值不象销售样直观,哪样对企业有明显的冲击感,尤其是在企业快速增长的时期,总以为是成本。
质量管理的发展从最早的工长制、戴明的质量环、朱兰的质量控制、ISO9000、六西格玛管理、零缺陷一跟发展而来。
每一种管理方法、工具、理念的变化都与世界发展息息相关。
比如外贸类企业,大多数对质量管理是不上心的,不重视,主要是以检验为主,有些是工厂验货的方式,在对供应商的管理、提升方面大多没有概念,不太关注。
外贸的生意逻辑是低买高卖,利润来源是其一来一回的差价,要的是低价为王。
单价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最真实的情况,比如说A、B两家供应商,某产品A的出售价为1元,B为1.05元,相差5%的采购差,这个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深入了解后,A公司是没有品质管理的任何手段、方法、人员等;B公司虽然高了0.05元的价格,但是品质控制与管理是完整的。
最后这个客户考虑到了5分钱的差异,选择了A公司作为供应商,长期采购产品。
然而由于A公司没有品质管理系统与人员,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发生多起验货不合格,重新再生产、检验、然后多次调整船期的情况,一年以后,在客户处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最终对于贸易客户来说处罚10万美金,差一点导致其海外大客户将其剔除出供应商名单。
这个案例来看,质量管理所有支出会全部反馈在价格上,也同样影响到整个产品链条上,没有任何的例外。
在做质量管理时常说,预防大于事后处理,没有基本的质量管理组织、流程、制度,是不可能做到预防的。
而质量异常一旦发生,其影响程度非常大,其成本非常高。
前面讲过质量损失的影响,所有企业都可以简单算一下质量损失成本。
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环节,是需要坚持、不断提升的过程。
小结:
质量影响严重,有可能一次严重的质量事故导致企业破产;
重视质量,从供应商选择与评价开始
质量管理,从内部质量意识开始
问题如果可能发生,就一定会发生,一旦发生影响严重
质量管理的建设,从上至下,全员发力
质量是企业生命线,一点不假
罗海荣2023年1月10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