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微信强大的东风,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文学的,历史的,养生的,为人处事的,职场修练的,犹如百货商场里的商品,花样繁多,种类齐全,应有尽有。
相比传统的知识媒介,微信公众号以及时、快捷、全面的优势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眼球。只要有手机,每天都能收到新鲜的、有趣的、感人的信息。犹如美女,清纯的,性感的,善解风情的,一个个主动站到你面前,以各种撩人的姿势吸引着你,去关注她,去挖掘她,去依赖她。
于是,微信里关注的公众号越来越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更有甚者,上百个。就拿我自己来讲,最多的时候,关注的公众号有50多个,成天奔波在刷屏和被刷屏之间。
那么,问题来了,关注了那么多公众号,你的生活有改变吗?
每次打开微信,浏览公众号里推送的内容,感觉每个都是那么解渴,每个都让人很受用,每个都好像描述的是自己生活的写照,每个都戳中了自己的小心思,每个读完后,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正能量,简直就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于是,每天消除微信上的小红点,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标准动作和必修功课,简直比上课点名还要重视,从早到晚,地铁上,公交车上,饭桌上,千人一态:低着头,拇指不停地上下滑动,让人欲罢不能。
然而,放下手机,静下心想想,每天阅读那么多的“干货”“精品”“深度好文”,你的脑海里能记得住、说得上的有几条?在刷下一条的时候,上一条说的道理可在大脑里留下了刻痕?一天下来,你为人处事的手段可有改进?
问题出在哪
首先,“碎片化”“快餐式”的学习,形成不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大家都有这样一种体验,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接受并掌握体系化、结构化的知识越来越比零散的、无规则的知识要容易。许多学习方法论,或者快速阅读方法类文章,都会建议你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每天众多的小知识,小言论,小理论,犹如一粒粒散落的珍珠,虽然美丽,但串不成更有用、更好看的项链。而且,每天被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萦绕,头脑更加迷糊。《格言联璧》里讲: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光加油不加挡地“空转”,再好的车子也跑不远。什么意思?花了大把的时间,学了那么多知识,你倒是做做看啊。有的看到底层苦逼奋斗成牛人大腕的故事,感觉热血沸腾,感到世界都在自己脚下。头枕黄梁,想着自己的创业路径,想着自己衣锦还乡的样子。但回到现实,又畏首畏尾,放不下这个,舍不得那个,虽然头脑里有无数的想法,有些不乏“金点子”“Good idear”,但始终无法也没有胆量迈出第一步,更无法让梦想照进现实,生活仍然沿着故旧轨道,缓慢而行,痛苦依旧。
说了那么多,到底怎么破?
说了那么多,其实答案也已经显而易见。
做减法,让公众号简单化。化繁为简历来是处事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知识大爆炸的世界。持续跟踪公众号,每类公众号,挑选1至2个感觉比较牛逼的,留下来,其它的狠狠心,删掉。等做完这一步,你瞬间就感觉自己的世界简单了很多,仿佛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半。
做加法,每天坚持积累。将学到的方法、技巧记下来,每天坚持练习,21天,直到形成自己的习惯和信手拈来的技能,一点点夯基垒台,到最后,你蓦然回首,会看到自己已经站得比别人高得多。
做除法,除去杂念,按照自己所思所想,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这是关键的关键。马云曾举例说,一位朋友问他那么辛苦地折腾,难道不累吗?他回答说,一闭眼,就能想到自己以后生活的样子,那才是真的累。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做乘法,实现指数性上涨。50万到100万比0到50万要容易得多。人生也一样。等做完以上三个算术,你就会感觉自己的人生像开了挂一样,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