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关注,这是非常值得点赞的。但教师的心理健康呢?目前社会、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都不高。很多人认为教师都是学过心理学的,自我调节的程度比孩子高,无需太多的关注度,其实不然。
教师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学生的早晚看护、课后托管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检查、评比,做各种台账资料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学习状态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但有很多家长把孩子寄希望于老师,自己是甩手掌柜,一旦发现问题却都是教师的错,投诉、辱骂不绝于耳。学校要分数、家长要分数,重压全部在于教师。教师就像“夹心饼干”,想逼一逼孩子,但是又不能逼太紧,如果因为教师逼太紧而出问题,那教师将无法收场。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状态,教师阳光、积极,更加有利于培养正能量的孩子。除了家庭成员,陪伴孩子成长最多的可能就是教师了,毕竟一天要在学校八小时以上,高中生更是超过十个小时。有没有考虑过,如果一个班级的教师心理不健康,是否会影响到这个班级的孩子?我想答案是肯定会受到影响。
全社会都应该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一样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比如,给教师应有的尊重。没有一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没出息,只是有的时候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一定合适。遇到问题和教师沟通,不夸大事实,不歪曲事实,如果遇到个别无法交流的教师可以和学校领导沟通,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不随意举报、辱骂教师,让教师能够在一个相对能够获得支持和理解的环境下教书育人。给教师适当减负,减去一些不必要的台账资料,去掉一些非教学任务,让教师回归教育,减轻负担。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团建、文体活动等,关爱教师心理,充盈教师心态。当然,教师也要学会自己缓解压力与不良情绪,找到适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当长时间不能释放压力时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健康了,受益的自然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