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30餐后回教室
吃完早饭回活动室,小朋友点名,一人点一组,小高坐不住,东张西望,一位老师坐在旁边,后来他开始画画就安静了,6分钟左右完成点名。点名结束后进行集体活动,一位新老师相老师讲故事《尖嘴巴和短尾巴》。幼儿比较感兴趣,专注的听故事,集体活动中启发性的问题比较多少,以封闭问题居多
二,户外活动
幼儿自主拿球喝水杯站队外出,站队的间隙,孩子会围在主题上的照片讨论,小高站队之类的都很好,但是大家拍球的时候,他不参与,自己玩游戏,有的小朋友过去喊他回来拍球,但是他并不理睬,仍独自玩轮胎
虽然是集体拍球,但是孩子有较强的自主性,各种玩着拍,有拍双球,有换着拍,有数着拍到500个。20分钟之后结束拍球,开始自主游戏。
游戏又持续了1个小时,每个孩子都玩的很投入,滚筒区的材料充足,轮胎,滚筒,轮子都被孩子用起来,玩法多样,情绪愉快,幼儿有想法,会解决遇到的问题,热了知道自己把外套脱下来,也有合作和分工,小高一直和三个小男孩在玩那个轮胎滚筒和轮子做的车。
10:30音乐响起,孩子们开始收纳游戏材料,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各自收纳不同材料,教师也参与其中,大约5分钟就基本收完,然后孩子去穿外套,站队准备回教室。
三、10:40回到教室进行游戏表征
回到教室后,把水杯和衣服放好,拿白纸找到桌子进行表征,这个过程很自主很自然,没有教师组织,孩子很有序。幼儿对游戏过程的表征很丰富,边画边聊,能用形象表达出来自己的思考,表征结束后,一对一讲给老师听,两位老师同时倾听,倾听完的孩子去找积木玩。
这个时间段,小高也在专心表征,他写自己的名字完全是画画的方式,写出来有很相似,表征结束后把作品交给老师,就去玩了,在游戏中,男孩子对他的包容并不大,他抢玩具的时候,不会让着他,坐在一起玩,只要不抢也相安无事。
建议:
1.环境上,书架上的绘本数量不足,可增加一部分;
2.问题墙上的问题不太合适,封闭问题,没有启发性,例如“庙会上的垃圾是怎么来的?”“跳绳的时候怎样才能数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