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大幅肆掠的第一个月里,我读完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那阵子天天跟家人呆在一起,宅着,吃着,胖着,体重飙升到了巅峰。
虽然疫情期间,几乎没什么收入,可是过得很开心。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幸福的,即使有时候会相互嫌弃,时常拌嘴。
读完塔拉的故事,感觉内心受到了冲击。小时候不懂事,总喜欢抱怨,总是希望要是我爸妈 “......” 一样就好了,似乎对爸妈有诸多不满。
可是了解了塔拉的家庭,怎还会抱怨自己的家庭呢?相比塔拉的爸妈,我爸妈已经很好很好了,要始终感谢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即使他们有万般不是。
今年,因为各种特殊原因,最终决定不回家过年了,此时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独处,静静思考未来何去何从,孤单时就看看书写写文章。OK,言归正传。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靠着自学取得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她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不上学,不就医,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直到她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书中记录了作者塔拉一路漫长而艰辛的自我救赎之旅。一步一步离开家也许能获得外在的解放,但最难的是达到内在的真正解脱。原生家庭对塔拉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但塔拉就像一名女战士,一路披荆斩棘,从血泊中杀出重围。
他人也许会将他的经历称之为转变,蜕变,虚伪和背叛,可于塔拉而言,这是“教育”,因此此书才取名为《Educated》,个人很喜欢这本书的中文译文,文艺的书名中便暗含着逃离和救赎。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句话来自《圣经》。它既有逃离的意思,又有救赎的意思。塔拉从大山到大学,这是外在的逃离和救赎;但是对塔拉来说,更重要的转变是内在的逃离和救赎。
教育让她能像鸟一样从更高视角来看待自我,让她能够理解和接纳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摆脱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在她看来,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意义。
对于一个来自正常家庭的正常小孩来说,家庭会给孩子两个礼物,一个是常识,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认识;第二个是亲情,是我们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最基本的纽带。如果家庭不正常,这两件礼物就会变成诅咒。
长大后,与外界接触后,常识被全面颠覆甚至彻底粉碎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甚至有可能对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塔拉就像一个失去平衡的人,是非、善恶、美丑,这些基本的价值判断全乱了。直到一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让她明白,原来父亲的教诲很多都是错的,她才慢慢醒悟过来。
假设你像塔拉一样,觉得你的家庭不正常,但又无力改变,你会怎么办?可能就是鼓起勇气离开吧。我们往往认为,离开需要的只是一份决心、一张车票。但是当我们真的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没那么简单。
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家庭不只是外部环境,也是构成内在自我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若真正的离开家,失去了亲情,内在的那个自我就会被撕裂,一部分内在生命力甚至会衰亡。
塔拉的处境,说出了很多年轻人的一种普遍感受。有一句玩笑话叫,“父母皆祸害”,人生各种不如意,都是原生家庭的错,而且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实在太难了。
但是塔拉摆脱了,她认清了自己,走出了精神崩溃,还取得了世俗成功,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一般人的家庭肯定比不上塔拉的家庭那么病态。跟塔拉处在相似困境中的人,自然能从她的故事里看到希望,获得力量。
这本书的主题是教育。教育给了塔拉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给了她学位和世俗成功,但这都不是她走出来的深层原因。
那教育还给了她什么呢?我觉得答案是视角,就像塔拉曾经在一次专访中说的: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这个道理,塔拉不是直接讲给读者听的,而是通过特殊的写法让读者体会到的。这种写法,就是利用双重视角呈现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理解。在自传里,塔拉把自我分裂成了两个,一个当时感知周围世界的“体验自我”;还有一个是负责观察反思的“叙事自我”。
塔拉写完这本书,两个自我也就握手言和了,变成了一个自我,实现了最终的救赎和解放。
如果你也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感到痛苦,相信塔拉的故事会给你带来希望和力量。
如果你很幸运,没有这种痛苦,塔拉的书也会告诉你一种探索自我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叙事自我”,寻找自己记忆中可能的偏差,修复自我的bug。
希望你我都能永远保持内在的平静,让诸多矛盾在体内悄然和解。
听说深圳要下雨了,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