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敏:一颗糖的温情篇章
01
周一的晚自习后,我踏出八班的教室,漫步在悠长的走廊,穿梭在已列队站好的学生人流之中。心中宁静如水,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与一群青春俊秀的俊男靓女的美妙约会。
“老师——”一声轻柔的呼唤传来,我转身回望,只见一个小男孩正朝我跑来。
“老师,这是给您的糖!”小男孩将糖高高举起,递到我眼前。
“为什么要给我糖呢?”话刚出口,我便有些懊悔,因为小男孩羞涩地挠了挠头。我急忙接过糖,脸上绽放出如花的笑容:“谢谢你的糖哦!”
他笑了,然后转身欢快地跑去。
我边走边懊悔,如果我当初没有询问原因,而是满心欢喜地接过糖,当着孩子的面剥开,对他说:“好甜啊!太感谢你了!我还没吃晚饭,这颗糖真是及时雨啊!”那该多好啊!
师爱究竟是什么呢?它是接纳,是尊重,更是设身处地的表达。爱,真的是一场场双向的奔赴啊!
02
下周我将外出培训,为了不影响太多的课程进度,我决定本周多上一些课。于是,我向班主任求助,询问是否有同事愿意调课给我。
下午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第二节课正常进行。考虑到孩子们的疲惫和课堂效果,我早上来时便准备好了两包糖,打算一个班一包。
我提前十分钟走进教室,班主任陈老师正在带领学生背书。每次看到陈老师,我都深受感动。
当我走上讲台,把包放下,掏出那包糖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是啊!孩子们就是这样,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如花。
我解开袋子,示意第一排的孩子到讲台上取糖,然后分发给本列的同学。刹那间,教室里弥漫着甜蜜的气息。读书声也更加响亮,人声鼎沸。
我向来不喜欢发糖却不让孩子们吃。于是,我预设了一个三分钟默读的环节,让孩子们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同时藏好糖纸,以免“违纪”。于是,就有了孩子们吃着糖进行圈点批注的生动场景,学习效率极高。
一颗糖,在课堂上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别样的教育,以及别样的美丽时光。
03
“老师,我同桌没来,这颗糖多了。”下课时,一个男孩捏着一颗糖跑过来对我说。
“不用给我,你吃了吧!”我微笑着对他说。
“不了,老师,还是给您吧!”男孩执意站在讲台上要将糖递给我。
“不用!这颗糖就送给你了!”我迎着他的目光,真诚地表达了我的心意。他迟疑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回去了。
那一刻,我的鼻子突然一酸,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想起了另一个孩子,他曾经拿着一颗糖果在手里揉来揉去,小声地向我嘟囔了一句:“我想吃巧克力……”
“哦!还有巧克力吗?我找找……”我扒拉了一下袋子里没拿完的糖果,发现并没有巧克力。于是,我拿着一颗糖果递给他说:“再给你一个!等会儿再吃,现在先把手里的这颗吃掉!”
有时,孩子们的诉求只需要我们给予关注,而不一定要立即解决。我们要看见孩子,看见他们诉求背后的情绪,接纳他们的不同。
比如在分发糖果时,有的孩子一脸欣喜并表达感谢,而有的孩子却挑三拣四甚至不以为然。学会感恩,学会善待,学会表达爱,真的势在必行。
教育之路,恰似那手中紧握的糖果,每一颗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深意。它们或甜如蜜饯,映照出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或酸似柠檬,让我们在挑战与困惑中品味生活的真实与厚重。正是这些交织着甜蜜与酸涩的糖果,如同璀璨星辰般点缀着我们的教育旅程,赋予了我们与孩子之间那份难以言喻的深厚情谊。
让我们紧紧握住这份温情,用心去感受教育的每一个细微之处,用爱去回应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与期待,共同创造出更多温馨而美好的故事,让教育的世界因我们的温情与智慧而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光芒,从而照亮每一个孩子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