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我的化学不算太好,虽然80分上下是有的,但为了中考能考回本校,我需要补好我的短板。
想了想自己不堪的自学能力,我还是求助了母亲,最终找到了一位听说带过很多化学状元的化学老师帮我补课。
老师的课浅显易懂而且容易记忆,而且押题非常准确,状元师父果然名不虚传。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补课结束后,他发给我们每个人一张“初中化学精要”——在那里面,他用最少的内容(大概就三张A3纸)总结了最多的重点知识。
其实到了后来,老师讲的很多东西我都不一定记得,但我很清晰记得的是,靠着每天反复背诵和用这份讲义去帮助解题,让我的化学考试成绩一度逼近满分,让班主任和班里不少同学都吃了一惊。自然,我的中考成绩也过了本校的线,甚至高出不少,轻松考回了本校——父亲还埋怨我说,“早知道报更好的学校啦”什么的。不多说。
当时别人问起我的进步,我就直接掏出那份讲义:拿去复印然后背下来就行了。
直到多年后我提起这事,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觉得,我的老师真厉害,能够做出这么好的讲义。
而今天想起这个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依然是,那位记不得姓氏的老师,真是位厉害的老师啊。
然而突然发现,我的年纪已经和那位老师当年相仿了。但在我内心深处的认知,依然是“靠老师给”才能取得好成绩。
这就是“学生思维”非常典型的一种表现。
————————————
想起费曼这位真正意义上的“学神”——同时也是“教神”——的一些行为和精神:
要读通一本书,就要以“重写这本书”的态度去读(费曼自己重写了物理学教材,其讲义又带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能够轻松地教会别人(费曼技巧第五步:把要学的内容讲给孩子听,而且要让他们听懂)
这都已经不是我们说的“教学相长”了,而是“所有人都以教为学”,才能做到“真学习”。
————————————
那么这跟“学生思维”的差距是什么呢?
学生思维很简单三个字可以概括:等、靠、要。
再简单一点,被动。
再再简单一点,懒。
那么反过来,我们如何进入“教学思维”呢?
从学生思维出发,反其道而行之:
想要自己拿,靠自己去做,现在就行动!
————————————
说白了和昨天写的“提问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遇到问题不是指望翻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行动去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不断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实现对自己现有的水平的反复超越。
不过在这里是把具体的行动内涵更加突出地指了出来:学的最好方法就是教。
也符合过去我所学的内容中常常提到的一个点:只有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教则是主动学习最大的动力。
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主动学习不是说我主动打开学习视频,或者翻开书读一下就叫主动学习。主动的学习必须经历进步回路的几个点,而且必须调动足够多的专注力和大脑资源去进行。除了听讲,还需要写笔记,写心得,归纳复述,讲给别人听,进行讨论,提问,收集资料帮助理解等——注意,我在这里并不是列举,而是一整个流程,是每一步都必须认真投入精力去做;不是只有这些,而是这些都是基本。
那么,为什么学个东西要做这么多事情呢?在这一点上,有一个目前我无论如何去说都很难说得具体易懂的观点:学习的起始和终极都是感性的,而为了使学习达到“感性”的高度,就需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调动足够多的大脑区域来完成这一过程。
而现在,假设我们就拿这一个观点来聊,如果我要清晰地解释给大家,其必不可缺的条件是我自己先弄懂、弄明白,甚至应该还有足够简单易懂的案例来进行佐证。
所以我必须首先开始做的是,明确我的观点,为什么学习从起始到终结都是感性的过程。
首先,我会有几个小观点:
学习=模仿+重复练习,而模仿不可能仅靠思维。
学会=适应/习惯;适应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学得好=完全习惯
适应/习惯=不需要用理性来控制,比如寒冷的地方呆久了,人会相对耐寒;有氧运动做多了,工作就不容易疲劳(因为身体的氧摄取能力变强)等;维持规律的作息,就会按时自然醒、自然困、自然饿。这些都不需要理性去参与。而实际上,在我们多数的场景,尤其是需要快速反应的那些,我们都几乎没有时间去进行理性思考,动作就已经做完了。这些事情更常见于身体运动类技能上,但实则与思维类技能并没有实际差别,因为实际上在运作的是同一个器官:大脑。
那么这也跟大脑的“直觉”有关:直觉看似不可靠,实则是集合了我们一生所有在当下场景的感性体验而产生的感受。当然它可能会被不足或过多的信息量而误导,但它的信息容量是远比我们当下直接进行思考要大得多——除非我们再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去整理、记录和分析线索,才有可能追平感性体验的经验总和。
然后,我会根据上述这些观点去找学习资料:
学习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为什么是模仿+重复练习(包括并不限于认知心理学记忆部分的内容);
学会真的等于适应/习惯吗?它的证据是什么?案例是什么?我提的例子是否合乎逻辑,或符合科学的理论?
直觉的来源是否与我所想的一致?是否能找到案例来进行说明?
寻找在整个过程中我可能出现逻辑断链的地方,并以此为目的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深度学习。
第三步,我必须去认真学习我所整理的这些学习资料,做笔记,写感悟心得,反复审阅,直至完全弄懂弄通,尝试对其进行归纳和说明,用尽可能简单有趣的言语重新复述出来。
最后,我会将这些内容重新转化为第一步中的概念,再次拿去给不懂的人讲一遍,观察对方的理解程度,总结问题,并把相关概念重新写下来,重新回到第一步。
按照这4步循环往复,直到一个原本完全不懂的人能够轻松理解我的这些观点为止,那么我就算是真正学懂了和拥有了这些观点。
而实际上,上述的四步,虽然整体顺序和说明有一点点出入,但实际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费曼技巧”的四个组成元素:概念、传授、回顾、简化,按照费曼的阅读法进行排序(读,不懂,重头读,寻求帮助,直至完全读懂)后的结果。
而费曼的学习技巧,应该属于是学习方法的底层和顶峰:所有优秀的学习法,不管是它所借鉴的还是借鉴它的,实则底层逻辑都是一致的——遵循认知心理学的记忆原理;一切的学习方法,无论多么巧妙还是看着轻松或是复杂麻烦,到最后的效果都不可能超越,最多与费曼技巧齐平——只因为它是目前最接近人类学习本质的学习方法,而费曼及其学生则以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这些点。
————————————
以上,基本就是“如何能学好知识”的过程。而我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体会尤深。
我特别记得,自己英语进步最快、基础最扎实巩固的时期,并不是我高中或大学(因为那时候我看不起英语课),也不是我在美国的时期(因为那时候我能不用英语就不用英语),而是在后来我从事英语培训机构,担当学习顾问的时候。
那时候我每天都要给学生解答疑问,特别是有关单词、语法、某些句式(特别是各种从句)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们尽可能轻松地理解,我甚至画了好几个版本的“基本句型图”和“语法公式”。再加上我的反复讲授,使得我在不同知识点语法点之间的连接无比轻松自然,甚至用全英来讲授都没有任何问题。
有人说这不过是我的基础好,其实不然。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一直信奉“语感”——当然,至今我也信奉语感——所以从来不会去认真背单词(只要句子里有我就能记得)和看语法(说得顺口的语法一定是对的),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大量地去阅读、朗诵和背诵英语句子,让它们成为我的语言习惯。
也就是说,只要暴露在英语环境中足够多,就能培养起语感,英语的语法就不会是难题
然而到了培训机构里面,尽管我一再跟学生宣传这个理念,但真正能履行并确实收到效益的学生不多。毕竟,人都是比较急功近利的,我也不例外。而且,作为培训机构的顾问,我不可能每次都用“培养语感”作为理由,先不说它对不对,关键是不理解这个道理的人就会觉得我是在敷衍和搪塞。为了让他们完全信任我,接受我的“语感论”,我必须先从展示我的专业水平开始。
于是,我实际上就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认真对待单词(按照培训课程大纲)、语法(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句型的学习。我在工作之余自己去翻语法书(买了好几本,都快划烂了)、背大纲单词(还做了卡片给学生当榜样)、画语法和句型图(前面提到的)。也不是我吹,就那段时期里我所画的图,特别是关于各种时态之间的对比关系的那张图,到现在我还能重现出来。
现在想想,跟当年那位化学名师给我的那份讲义,也颇有几分相似的感觉。
而“语感”这个事情,某种程度也正好与“感性经验”“习惯”“适应”的观点不谋而合。
————————————
总结下来,当我们基本知道如何学之后,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我觉得也许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开头:提出“我要学什么”这个概念。
费曼和他的学生从始至终都有明确的目的:物理学。他们作为物理学教授、学者,自然是要以“最佳的物理讲师”和“最好的物理研究者”这些方向去做,所以他们的前进方向是明确的,只需要在物理学里面寻找需要学习、研究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即可。
我在培训机构的时候,因为要靠英语知识“吃饭”,所以我也很明确,我需要学单词语法句型,后来碰到一些有考GRE、雅思托福需求的学生,我还得亲自去翻这些考试的指南、复习书,甚至亲自去重新考了托福和GRE——当时我已经没有再出国的念头,而正好托福和GRE都正好改革了考试方法,与当初我申请出国的时候大不一样了。哦对了,雅思没考,因为没借口,而且真的自信不足……但也就是这些经历,让越来越多的销售顾问会在遇到有类似考试需求的学生时会寻求我的帮助,当然也会用星巴克或者一顿饭之类的形式来感谢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更熟悉,让后期的服务与销售合作更顺利等等……
总而言之,当时的我也很清楚,我需要在什么方面提高,所以就去学什么(当然还有服务销售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就按下不表了)。
但是,在我退出培训行业,转到目前的行业(互联网大健康)后,我开始失去方向。
当然,在最初我还很清晰,我需要学的自然就是更多的运动科学方面的知识、产品设计知识和一些简单的编程,所以我又重新翻开了大学时的课本、请教产品总监应该读些什么书、学了Python语言的包括爬虫之类的一些皮毛等等。
但一段时间后,我既是产品部门的管理者,还是宣传部门、行政部门和专业内容部门的协助人,这让我一下陷入了迷茫之中:我该从哪里学起?
其实我也不是孤例。据我观察,不管是身边的亲戚朋友,还是朋友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吃瓜时看到的陌生人,往往都有一个共通点:在自己的最高学位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之后,就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以及应该学习到什么程度。
这一方面是过往的学习一直都有明确的目标感,但却似乎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很明显的提升(比如中学时期的各种副科,其实是锻炼思维和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是一旦脱离了学校,要学的东西实际上多得不行,而我们的时间又远远不如学生时期,使得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好大喜功,只能选最重要的东西来学。
但是什么东西最重要呢?我们往往是并没有清晰的意识的。这时候我们要么就会去问行业前辈,要么就会放弃思考,安心工作等待“机遇”的出现。
然而,就算机遇真的出现了,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突然就变成了“没有准备的人”。于是更加觉得“没时间,赶不上”,越发自暴自弃,到最后完全陷入了“我学不了”的错误自我认知之中。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做的,就是首先从思维上把自己从学生思维中摘出来,不要再“等、靠、要”,而是把自己变成那位“无所不知”的“行业前辈”:如果我的后辈问我,现在他们应该学什么,才能走到我这步,并且稳定地进行提升呢?
好,接下来,可以按照昨天文章,回顾自己的过往,整理自己的能力,给当下的自己提提问题。
然后,根据这个问题,按照今天的文章第四段的内容,进行实践。
这将是我们从行为上摆脱“学生思维”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从“学生”变为“大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