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一月初一发十六号家信,内有覃恩条例单,不知收到否?
男头上疮癣至今未愈,近日每天洗二次,夜洗药水,早洗开水,本无大毒,或可因勤洗而好。闻四弟言家中连年生热毒者八人,并男共九人,恐祖坟有不洁净处,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为动土,致惊幽灵。四弟、六弟及儿妇孙男女等皆平安。
男近与同年会课作赋,每日看书如常 饮食起居如故。四弟课纪泽读,师徒皆有常程。六弟文章极好,拟明年纳监下场,但现无银,不知张罗得就否。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告病,明春即将回南。所著《国朝学案》一书,系男约同人代为发刻,其刻价则系耦庚先生所出。
前门内有义塾,每年延师八人,教贫户子弟三百余人,昨首事杜姓已死,男约同人接管其事,亦系集腋成裘,男花费亦无几。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竹屋先生尚在男宅住,渠颇思南归,但未十分定计耳。
诰封二轴 今年不能用玺,明年乃可寄回。萧辛五七月处,已于十一月寄鹿胶一斤、阿胶半斤与他。家中若须鹿胶、阿胶,望付信来京,以便觅寄。
男谨禀,公元1845年12月18日
一大早,告诉自己:要有耐心,要微笑,静候花开。
可是,转个背,就把自己的话吃掉了一半,终归是修为不够呀!赶紧的,用读书的方式压一压。
曾国藩正在被“疮癣”所扰,我觉得自己正在被“作业”所扰。
每天早上最期待的事,是看到学霸们发出来的作业,一个一个像教科书;最害怕的事,也是看到这些“教科书”……
同样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优秀,而我的“学习力”,就是差了那么几座城呢?此时的我,是百思不得其“姐”。
不要问我每天读书有什么收获,我只知道:
1.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那会儿,世界是安静的。
2.明白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3.宁掘一口井,不挖十个坑。曾经挖的坑,早晚是要填的,不然,会把自己给埋了。
省略十万字……
曾国藩被“疮癣”所扰至“恐祖坟有不洁净处”,不禁莞尔,但是也表示可以理解,别说是在那个年代,现代人也不乏这样的想法
论健康的重要性,因为被病痛所扰后,会导致人的认知失误。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年人会痴迷保健品,无非就是被病痛折磨得吃不好睡不着,想让身体恢复健康,能让自己过得更舒爽。好想说:珍惜健康,能吃是福。
想当年,大跳八天七晚反复高烧,就有很多人建议我信一下“迷信”,可真相是“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小小跳反复因各种理由入院,折腾到外婆为了照顾好他,一个多月瘦了十九斤!“专业人士”发现真相是我们家建房后,没有祭土地公公……可是,祭完第二天,小跳又生病入院了……
向“义塾”致敬。说明古人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很多人,会为了让孩子们能“上得起学”而贡献自己的爱心。
再小的爱心,多了,就成了大爱。
都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和达,很难界定。其实,没有真正的穷,也不要等“达”后再兼济“天下”,现在可以“济”一个,算一个,“济”两个,“赚”一个。包括但是不限于钱财、善行、美语,哪怕是一个微笑,也是可以的。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