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们可以借助3张便签实现这个学习过程:先拿一张A1便签,写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和追问,问有洞察力的问题。如果你不知道具体该问什么,就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通过追问,找到重新定义的问题,写在I便签上。然后规划A2便签。在真正的行动中检验信息,发现新问题,再次反思。
A1:
我遇到的一个比较矛盾的问题:想要考catti(英语翻译),已经报名,但又比较矛盾,怕自己考不过,耽误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在遇到其他可发展的副业,比如读书写作或者视觉笔记或者理财之类的,又有点见异思迁。
如果要通过考试,每天必须保证学习2-3小时,但如果要弄其他的,又必然会占用学英语的时间。
意志不够坚定,目标不够明确,这就是我的问题。
追问前因后果:
1.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谈不上十分重要,主要是想拿证,去做一个自由职业者-翻译,那样可以有副业收入。
因为我上大学时考过六级,对英语还算感兴趣,看到这个副业时,就萌生了这个想法。
2.因(相因相生):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我已经找了好几个公众号,已经关注,他们也分享了自己做翻译的经验,以及想做翻译的程序和渠道。
3.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那是我期待的吗?
如果考上了,我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高,当然后期还要经过实践,如果能够通过试译,就可以接到翻译的工作。如果能持续接到翻译的活,那是我期待的,不过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
4.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不学,不考,不走这条路,没有本质影响,但失去了用一个兴趣去发展副业的机会。
明确适用边界
5.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即使拿了证,也不一定就能当上翻译。有人没有证,也可以当翻译,主要还是能力水平。但是肯定是要学习的,而且英语水平和汉语水平都要高。
6.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
虽然之前的英语水平还可以,但毕竟10多年没学习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也大不如从前。所以,必须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甚至进入学习状态都会需要一些时间。
现在报名了一个课程,比自己学好一些,但一定要跟住老师,反复做练习。
7.边(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很多在校大学生因为底子好,精力充沛,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考试,拿到证书,并且找到了兼职。
8.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区别就是我要比他们更勤奋才能通过考试(信心不足)。只要肯下功夫,也还是有希望通过的,就是需要坚持和等待。
注:后面两个问题,自我感觉有点牵强。
I:
我到底能不能接受要通过考试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决定,怎么能通过考试。
A2:
目标:通过11月份的翻译考试。
行动:每天必须保证至少2小时学英语,认真听课,仔细琢磨老师的翻译思路,并且多做实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