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今天我是来吐槽的。本书绝逼标题党,标题很吸引人,但是内容很烂。
今天看完这本书,就忍不住来吐槽一番。挺烂的一本书。整体感觉就像是一篇长篇议论文,论点很新颖,但是,重点来了!!!举的例子,论证过程可谓是烂的一比,不仅薄弱而且啰嗦。
看完这本书我一共用了3-4个小时吧,不是很厚。我是这样看完这本书的,前一半确实是认认真真读完的,可是到了后一半确实没有看下去的耐心了,完全就是跳着看的,翻完的,只看重点。我觉得跳看也是看完这本书的应该有的节奏。
吐槽完了,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看点,这本书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本书的核心是围绕“工匠思维”和“激情思维”展开论述的。书开头就提出了与现在普遍推崇的激情论相悖的观点,即不要刻意去寻找那些自己激情所在的工作,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要专心做好自己现在手头的工作,让自己优秀到不可被忽视,努力让自己变得稀缺,那么你对这件工作的激情就会因为成就感和荣耀产生,说白了不是要寻找激情,而是要自己刻意努力工作制造激情。那么这两种精神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工匠思维说白了就是,关注自己给世界(工作)的价值;激情思维是,关注世界(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作者更倾向于工匠思维。也就是主张做好手头的工作,然后获得激情。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说白了就是针对性联系,哪里不会练哪里,哪里难练哪里。我们想要提高,就得走出那种喜欢练习简单东西的那种舒适区,人待在舒适区是无法提高自己的,得故意“为难自己”,给自己“找事”。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虽然会收集错题,但是往往总是让错题越积越多,而不愿意去处理,这就是我们进入了喜欢做自己会做的题的舒适区,这样会让我们成长很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至于是“工匠思维”更好还是“激情思维”更好,这个我觉的应该因人而异。
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而另外一些人可能到自己死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的激情在哪里。所以对于那些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读者,坚定的去追求你们的兴趣吧。对于那些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读者,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寻找上,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吧,努力让自己提升,让自己稀缺,说不定当你提升到金字塔顶峰的时候,你对工作的激情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