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荟萃私房菜,与金陵科技学院的几位硕博导师们吃饭,饭前掼蛋,饭后聊天,其真诚感然,其学术高超,与众不同,感慨万千。刘院带队到矿大参加建筑行业高峰论坛,小马博士泗洪县人,论起来都有渊源,谈古论今,说南道北,畅然。
今早锻炼前,依然读书日更,想到明天即读书日,还想围绕这一主题侃侃,是啊,喝酒读书,工作生活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腹有诗书气自华,酒香怎能抵书香,信奉最是书香能致远,欣赏阅读与人生一色,喜欢书香与梦想齐飞,相信与书为伴,梦才会飞翔。
4月23日是西班牙塞万提斯和英国莎士比亚两位作家的辞世之日,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明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清晨清新,山抹微云,推窗远观,微风轻轻吹拂,好像带着问号从我耳边掠过:亲爱的,你今天读书了吗?
读书是可以养成习惯的。 实事求是而言,我每天都在读书,有字书、无字书,纸质书、电子书,这读书的好习惯,我还得感谢东北边防哨所那段时日,感谢东北边防哨所那段寂寞的日子里,让我与书结缘,使我养成了读书好习惯,我像着了书的魔,一天不读书,心里不舒服。时位之易人也,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也会影响一个人,那段经历刻骨铭心,独孤寂寞逼人读书,时间久了,方知读书受益。
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以前上学读书是为了求功名,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考上大学为了好找工作,找着工作“学而优则仕”好做官。当了父母以后,慢慢对读书没兴趣了,事多了,懒惰了,喜欢安逸生活,喝酒打牌、牵狗遛弯、四处游玩,把读书转嫁给孩子身上,每天接送孩子读书,节假日送孩子进辅导班、图书馆,家长们在一起闲拉,或者各自闷着头看手机,孩子们在屋里读书求学,大人们在门外等着候着。
读书是可以更好工作的。现在体制内工作,很多人热衷于应酬,迎来送往,勾心斗角,或者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手机玩电脑,订的报纸和杂志偶尔翻翻,硬着头皮看看学习强国,这是一些单位一些人的现状。如今数字化新媒体互联网时代,谁还需要读书?通过近年的外调了解,全民阅读情况堪忧。理论学习不够,对读书没有兴趣,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不强,对单位搞的教育活动参与率低,效果不好,学用脱节,平时不学习,检查时抄笔记,应付敷衍,形式主义现象严重。都说读书好,就是不学习。犯事了忏悔道:“平时读书做做样子,教育搞搞形式,没有真正让学习入脑入心,我后悔莫及啊。”后悔有什么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本领恐慌后悔迟。
读书是有很多好处的。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确有很多好处。徐州人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当今大数据时代,有“度娘”,百度一搜什么都有,信息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获取知识门槛变低,碎片化阅读、被动型读书、低头族读屏,成了普遍现象,人们缺少了一种系统化读书和整体性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思不学,久而久之,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不会讲话。你都不会讲话了,还能干啥?
读书是有动力的。以前喜欢写东西,又赚稿费,何乐而不为。前年父亲走后,我懒的动笔了,因为父亲没了,我唯一的读者走了,我怅然释然,心中没有了动力源,不像以前,信心满满。以前,把写的东西给父亲看,读给母亲听,是一种孝道, 每次回老家乡下看父母,老爷子都问:“你最近写东西了吗?,甭忘了读书啊,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我就放心了!”听到老父亲温暖的话语,看到老爷子期盼的目光,我感到欣慰和幸福。而今都已过往,斯人已逝,很少在公众媒体上发表一些东西,这是不是一种颓废。
读书是不能停止的。这些年,我读书未停,为什么读书?窃以为读书可以助人以开放的心态、理智的头脑,更好地认识世界、感受人生,助人形成人格的力量,拓宽心灵的河床,厚植人生的沃土,让你的生命充盈,还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不走错路邪路。
读书要读有字书的。上次到淮安恩来干部学院学习,参观了吴承恩故居。故居在河下古镇打铜巷内,有故居本体、吴承恩生平陈列厅、玄奘纪念馆、美猴王世家纪念馆、六小龄童工作室等五部分组成,是一个集文学研究、名人纪念、传统教育、文化博览、旅游休闲的综合性景点,其中一个雕塑,《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尽艰辛取得的真经,先到手的竟是“无字书”,后来才是有字书,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方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起来。
读书是可以多种多样的。现在是数字化、多媒体时代,电子书也是书,听书也是读书,读书的渠道多了,但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读有字书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是为了悟无字书的真谛。《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说生活和大自然,是最大的无字书,师法自然,热爱生活,参悟人生,才是最本真的读书法。有字书五花八门,经典书、专业书、休闲书、励志书、电子书等等,无论哪一种,只要用心读,有意读,久而久之,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是会被人看出来的。
读书是可以让你今昔非比的。本地是汉刘邦的故乡,刘邦丰生沛养,小时候不爱读书,泗水亭长,小混混一个,小流氓一枚,后来坐上皇帝宝座以后对文化极力推崇,“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马上得之,焉能马上治之?”思考到这里,刘邦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孔子敬礼,一举把儒家文化抬举到“治国平天下”的“庙堂之高”,400年的汉家江山,靠的就是“读书种子”带来的宏大气象,文韬武略,文治武功。
读书是可以入仕发展的。2000多年前,李斯的老师荀子曾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这个仕者就是现在的机关干部,或者说政府公务人员。机关干部不读书,就像宋代黄庭坚所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讲话不受听,上课没人听,教育效果低,上行下效,自己不学习,底下的弟兄们就可想而知。古人士大夫推崇读书涉及道义、形象和言谈举止,苏轼“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机关干部无论是为了做好工作,还是加强自我修养,都应该注重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有很多讲究的。昨晚刘院长他们这帮学者们谈的更多的就是读书,确实他们读书时间长,读的书也多,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按照我家老太太的说法,他们喝的墨水多,受的寂寞也多,确实不错, 读书是有讲究的,自已读书这一路走来,感慨非常多,受益也非常多。
读书是有乐趣的。我是啥时候开始喜欢上读书的?想来想去,都是寂寞惹得祸,当年当兵在边防哨所,黑龙江边防哨所站岗执勤,不堪寂寞,不忍孤独,唯有读书乐,养成的读书习惯。这一路走来,感谢读书,才有今天,与书结伴,快乐而行,而今回味,深感读书乐趣无穷,境界无比,方法无限。
读书是有兴趣的。就兴趣而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能够学到知识,能够明白事理,能够增长才干,能够陶冶情操,能够提升精神,能够塑造人格;就境界而谈,孔子说得最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读书的不如爱好读书的,爱好读书的又不如以读书为乐的。
读书是有要求的。不同境界的读书还有不同的要求,实现精神享受和生活实用是两个最本能的要求。结合人生岗位履历的读书,有趣有味有深度。清代涨潮《幽梦影》谈读书:“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少年读书从字面上理解,中年读书用人生阅历理解,老年读书用全部人生理解,文字后边的厚重与韵味是不一样的。
读书时有方法的。就方法而说,有会意读书法、入情读书法、对照读书法、结合读书法、抄录读书法、点评读书法等等,而我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须有书有本有笔,笔还得有两种,一支红色的,一支蓝色的或者黑色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如若读书必动笔。
读书是要动笔的。读书动笔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记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巩固我们读书的成果效果。重要句子黑色笔划出来,空白处红笔进行眉批,及时写些感悟和注释。结合思想实际,读书思考感悟,写在本子上,一本书读完,写个读后感,在书的一侧贴上标签,注明时间,以备以后查找重阅,这么多年,读书不停,笔耕不辍,很受用这种读书方法。
读书是有回报的。发表文章赚稿费不谈,愉悦心灵,快乐生活,这很关键。前两年到水佐岗党校学习,同室是外地某单位的一位领导,夜里10点多我躺在床上看书,这哥们一身酒气,见我看书笑着说:“还喜欢读书啊,难得啊兄弟!”我说:“习惯了,睡前看会儿书,不然睡不着。”他说:“我以前也喜欢读书,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工作太忙、应酬太多,就没时间读书了,也读不进去了。”他说的这话我能非常理解,我身边不少人都是这样。他喝了口水又说:“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就说这次来学习吧,走马观花能学到什么呀,还不是回去后该干嘛干嘛,自己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足以应付了。”一个星期的学习快结束时,上面要每一个学员写一份五千字的学习报告,相当于结业时的考试。这伙计懵了,晚上发微信让远在千里的秘书代写,他把资料、要求拍下来传给秘书,打电话要秘书一天之内写完再发给他。说实话,领导让秘书写材料很正常,但像这位伙计在外学习还遥控千里之外的秘书帮自己写东西,就不太好了,有点过了。我很庆幸和享用自己坚持读书的回报,自己讲话写东西从不需要别人代劳。
读书是有遇见奇缘的。犹如他乡遇故知,打开一本书,就开启了一扇门,屋子里有很多人,能听到很多有趣的事。这一点,杨绛先生说得最好:“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见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能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这无疑是一种人生最好的“遇见”,我消除孤独寂寞的方式之一就是埋下头来读书,一头扎进书海里,与先贤聊天,与伟人对话,与高人为伍,与智者同行,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我都可以神游!
读书是要花费时间的。有的人认为没时间读书,特别是现在物质时代和市场经济,觉得读书没有经济效益,“百无一用是书生”,重业务轻理论,重物质轻精神,精神情趣不高,灵魂深处不洁。前几年一个人在北京工作时,节假日读书,在永定河畔柳树旁,在体育场里看台上,在图书馆阅览室里,我是个“坐”家,一坐一整天,那情景现在想起来很甜。“春天不是读书天,夏天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一年容易又春天。”正如林语堂所说,这句话对于不想读书的人来说很受用,一年四季都没空读书,其实不然,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八小时以内可读书,工作与学习两不误,但八小时以外,弟兄们都干点啥?那得问自己了,空闲总是有的,关键是空闲时干什么?自己是控制时间把握环境的主人,真正的读书人是有时间读书的,也不会对环境的要求过于苛刻,一句话,自己不读书不学习,谁也管不了你,不要找借口找理由。
明日是全民阅读日、世界读书日,第28个读书日,唤醒那些还不知道读书的人,鼓励那些养成读书习惯并持之以恒的人。读书日说读书,洋洋洒洒数千言,不知所云。开启智慧之门,重温读书价值,让我们与书结缘,与书相伴,通过阅读之美,照亮前程之美,让智慧的阳光照亮时代,让文化的力量凝聚发展,让我们的文明社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辉煌、飞腾!